诉讼目的

作品数:375被引量:1175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祖军郝银钟何文燕廖永安樊崇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事诉权体系化论纲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6期151-170,共20页吴沣桦 
我国民事诉权理论正陷于因碎片化认识而导致的理论空转困局。但在民事诉讼法法典化的思潮下,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内部体系化仍需要诉权理论的助力。民事诉权理论在演进过程中展示了对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关系...
关键词:诉权 诉讼目的 权利保护说 法典化 民法典 
司法裁判类案回应的现状检视与规则构建
《人民司法》2024年第27期61-68,共8页杨治 赵艳 
相同事情类似处理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类案同判是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确立,案例的规则引领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实践中,当事人提交案例以证明自己主张从而实现诉讼目的已成为...
关键词:司法裁判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诉讼目的 案例库 司法实践 法律效力 案例类型 
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比较法研究》2024年第1期91-105,共15页陈瑞华 
民国时期,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初步形成了一种以诉讼主体、诉讼行为和诉讼客体为中心的“旧三大理论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对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构造和程序性制裁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基...
关键词: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行为 刑事诉讼客体 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价值 刑事诉讼构造 程序性制裁 刑事诉讼模式 
论国内在“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中的问题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高勇 
国内在“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的界定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界定不统一,界定含糊甚至错误。“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领域的核心概念,其界定问题会对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如果界定不当,则会使该理论失去合...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界定 刑事诉讼目的 立法者目的 刑事诉讼法目的 
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存在的意义及完善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年第33期41-43,共3页李志敏 
高质量的量刑建议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尽早认罪伏法,树立司法权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但实践中,因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经验不足、被害人因素变动大、值班律师参与量刑协商形式化、从宽幅度标...
关键词:罪认罚从宽制度 量刑建议 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重构——基于刑事诉讼规则构成的考察被引量:5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5期56-72,共17页肖仕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校纪检体制改革研究”(19JDJYLZ03)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没有新的进展,概与研究者未将其与中国立法现实关联起来有关。暂时悬置各种理论,立足于立法事实,通过梳理刑事诉讼条文,发现刑事诉讼规则实际由调整“国家—加害方”关系、“国家—被害方”关系和“加害方—...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 规则构成 查明事实真相 解决冲突 正当程序 
平衡论抑或目的论?——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元问题被引量:3
《法治研究》2022年第4期81-91,共11页严仁群 
主张兼顾民事诉讼法不同价值的平衡论对于纠正民诉法修改中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性的,且对实体正义有所忽略。目的不明的民事诉讼是盲目的,所以目的论是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具有优先性。但...
关键词: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 诉讼目的 平衡论 权利保护说 
过错方负担执行异议之诉案件诉讼费之辨析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2年第3期29-31,共3页徐博学 乔玲 
执行异议之诉是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创设一种新型诉讼制度,是指当事人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实体权利存有争议,请求执行法院解决争议而引起的诉讼。其诉讼目的、案件当事人及诉讼请求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执行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法院 执行救济 诉讼制度 案外人 诉讼目的 《民事诉讼法》 诉讼请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标准的适用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2年第5期51-53,共3页石魏 
【裁判要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属于刑事诉讼特别程序,鉴于诉讼目的、针对对象、审判模式、权利救济的特殊性,针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证明标准应区别于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对于没收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应通过赋予其知情权、参与权...
关键词:利害关系人 上诉权 审判模式 诉讼目的 知情权 违法所得 涉案财产 定罪量刑 
民事诉讼目的对重复起诉识别影响的研究
《数据》2022年第2期49-51,共3页宋戈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规则列入司法解释中予以施行。由于民事诉讼目的具有指引作用,民事诉讼目的的探析进程必然冲击民事重复起诉规则。所以,探究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就要以厘清民事诉讼目的为前提,在此之中找寻民事...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 民事重复起诉 多元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