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作品数:223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刚田昌五王光照魏静张文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问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隋炀帝时期民役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6期18-21,共4页诸祖煜 
隋役的繁重在文帝时已见其端。开皇及仁寿年间,建大兴城,修陵墓,营宗庙,凿漕渠,开山阳渎,攻高丽等,动员人数颇亦众多。但隋役的苛重主要在炀帝时期。大业年间,民役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扰民之甚,危害之深,不仅远过于文帝,而且在中国古...
关键词:民役 营建东都 中国古代历史 隋末农民起义 民本思想 高丽 隋朝 特点 通济渠 农业生产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材分析
《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1期38-41,共4页陆满堂 聂幼犁 
新编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一九八三年始用本)第二章《唐朝前期的繁盛》第一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采用了历代史家常用的历史名称,标题开宗明义,一目了然。唐承隋制,益臻完备,革其弊政,始有隆兴。这个过程历时一百十几年(626-74...
关键词:贞观之治 武则天 教材分析 唐太宗 统治政策 开元年间 李唐王朝 历史作用 隋末农民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 
第四章 隋唐五代史
《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1期47-50,共4页朱程 
自公元581年隋王朝开国至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宋,其间凡三百八十余年,历史上一般称作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典型发展时期。其中唐前期政洽清明,经济富庶,文化昌盛,尤为中国古代的骄傲。唐后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开中国封...
关键词:均田制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隋唐五代 隋末农民战争 发展时期 租庸调制 府兵制 科举制 唐末农民战争 历史意义 
《隋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教材分析
《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6期37-39,共3页金相成 聂幼犁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修订本把《隋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由原来的一节改为一章,其中包括四个子目: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战争。教学重点是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末农民战争。“隋的统一”虽非重点,却是全章的一个...
关键词:隋末农民战争 大运河 中国历史 营建东都 隋文帝 社会经济 均田制 阶级矛盾 民族大融合 统治阶级 
隋末农民起义图说明
《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第2期48-49,共2页王波 翰风 高平 
七世纪初,以杨广为首的隋朝统治集团,对当时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压迫与剥削已到极为严重的地步.无限的兵役与劳役使广大农民阶级废弃生产,无法生存.尤其是612年起,隋代统治集团为发动三次侵略高丽的战争,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大征调,使社...
关键词:统治集团 隋末农民起义 河北 阶级矛盾 农民群众 隋朝 高丽 山东 侵略 杨广 
历史教学必须拔去白旗插上红旗——批判徐德嶙在隋唐史教学中资产阶级观点
《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10期15-17,共3页曹世琥 韦郁芝 殷达熔 
历史科学是党性、战斗性最强的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当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在空前大跃进的时代,我国人民在思想战綫上的任务,“就是更高地举起无产阶級在思想界的革命紅旗。毫无疑问,任何地方,如果还有資产阶級的旗...
关键词:历史教学 隋末农民战争 劳动人民 小地主 思想武器 农民起义 社会生产力 资产 斗争 隋唐 
论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起义的关系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2期7-10,共4页翁大艸 
(一)大業为什么“乱”,貞观为什么“治”貞覌11年(637年),馬周說:“今之戶口,不及隋之什一。”①隋末農民起义的最后一个大浪头、刘黑起义是在武德6年溃散的(623年)。唐朝統一中國14年之后,人口还是这样稀少。馬周这个数字,自然是約略言...
关键词:唐太宗 均田制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 个人因素 人口 府兵制 唐朝 主要方面 矛盾 
关于刘黑闼的评价问题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1期25-27,35,共4页袁英光 
刘黑闼是隋末农民战争时的一位领袖,是宝建德起义事业的继承者.宝建德和刘黑闼的关系据旧唐书刘黑闼传载:"(黑闼)与宝建德少相友善,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宝建德起兵反抗隋封建统治后,刘黑闼又参加了宝建德的部队,并成为起义军中的...
关键词:李唐 隋末农民战争 建德 史学工作者 封建政权 突厥 封建统治 李世民 改良措施 集团 
试提唐史的基本线索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1期20-24,共5页翁大草 
阶级斗争的形式固然是跟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转变的,但是已经形成成为一种力量的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对阶级斗争的形式的发展和转变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我们说:历史的基本线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当然没有说错,可是...
关键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均田制 高水平生产 落后地区 基本线索 学术思想 阶级斗争 隋末农民起义 唐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