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

作品数:160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何绵山张文彪吴敏霞邓子美陈进国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台湾佛教“四大名山”简介
《台湾工作通讯》2023年第3期33-35,共3页郝沛然 
2月5日,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圆寂。内地有关方面向佛光山致函表示哀悼,高度评价星云法师为促进两岸交流、推动和平统一作出的贡献。佛光山为中国台湾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949年以来,中国台湾佛教界人士努力弘传汉传佛教和...
关键词:四大名山 佛教界人士 佛光山 星云法师 弘传 民间交流 中国台湾 两岸交流 
禅门象器笺
《佛教文化》2021年第1期116-120,共5页愚堂 
天色向晚,车抵台中市,停在名为“1号旅行家”的客栈。当晚,我们这“26位善财童子”,经由游教授引介,邂遁了吴先生及茶人陈居士。吴先生曾在圆光佛学院教书六年,主讲法律。他从一位严谨的法律学者归心佛陀,成为名具有菩萨心肠的法律人士...
关键词:善财童子 佛学院 台湾佛教 台中市 禅宗 佛陀 禅门 道场 
巨赞法师的《台湾行脚记》研究——以1948年台湾佛教为考察对象
《普陀学刊》2020年第2期207-249,共43页王荣国 
《台湾行脚记》是巨赞赴台考察后写成的,记述了所见台湾省佛教分会与台南、台中、台北、基隆佛教支会状况、寺院、庵堂现状以及僧尼人数等,为后人留下殊为珍贵的资料。狮山开善寺的住持陈荣盛,法名明静,被误为先后任住持的两个人。如净...
关键词:巨赞法师 《台湾行脚记》 中国佛教史 台湾佛教 闽台关系 
台湾佛教的本土化考察——以台北市为例
《法音》2020年第11期53-60,共8页于博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和现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BZJ024。
圣严法师在其著作《正信的佛教》一书提到,佛教的色彩已几乎融进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1]的确,从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到宇宙终极的本体论等学说来看,佛教思想对人的关怀可谓从生到死,广泛深入地参与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佛教是...
关键词:台湾佛教 佛教中国化 圣严法师 六道轮回 本土化取向 正信的佛教 神圣与世俗 因果报应 
民国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叙略
《法音》2019年第11期35-42,共8页刘军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倍受学术界关注之焦点。明清时期,台湾与大陆间的关系及文化交流,学界对此研究成果颇丰,但民国时期却研究尚少。民国时期的台湾很特殊,它经历了从日本殖民到光复的历程。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文化传统一脉相...
关键词:文化交流 台湾佛教 台湾光复 海峡两岸佛教 日本殖民 台湾本土 民国时期 大陆与台湾 
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佛教的影响
《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李湖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近代以来中国佛教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M571958)阶段性成果
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同化政策对台湾佛教界的辐射作用;二、"正厅改善运动"强化日本神社地位弱化台湾本土佛教的影响;三、"寺庙整理运动"推动台湾佛教团体的重新整合;四、日本军事南进...
关键词:台湾佛教 皇民化运动 语言同化政策 正厅改善运动 寺庙整理运动 
当代台湾地区人间佛教发展中的“世俗化”与“庸俗化”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77-84,共8页姚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14JZD034);武汉大学自主科研(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章门弟子’缪篆三教会通之哲学研究"(2017QN048)
当代台湾佛教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基金会以及中台禅寺之"四大道场"为主流,四个派系中,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基金会皆以开展"人间佛教"为旗帜。目前"四大道场"并立的格局,已经逐渐向佛光、慈济之"双峰并峙"的格局发生转移。但其繁荣...
关键词:台湾佛教 人间佛教 世俗化 庸俗化 
台湾汉传佛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16年第11期62-66,共5页周景春 
台湾佛教音乐的研究状况与佛教在台湾的发展态势及台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有密切的关联。1949年之后在台湾成立的"中国佛教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台湾佛教告别了日本殖民化的时代,逐步确立了大陆的佛教制度。
关键词:台湾佛教 汉传佛教 音乐研究 现状 历史 1949年 社会政治 佛教音乐 
奉台佛教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两岸关系》2016年第10期36-39,共4页
奉化、台湾两地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台湾盛行的人间佛教学说,即以民国时期太虚大师在雪窦山提出的人生佛教为本源。上世纪80年代,雪窦寺修复过程也受到了台湾佛教界和信众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佛教文化交流 台湾佛教 人间佛教 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 民国时期 80年代 文化源 
《南瀛佛教》与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改革思潮
《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49-57,共9页李湖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近代以来中国佛教政策研究"(2015M571958)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曾掀起改革思潮,体现这一思潮的文章集中刊登在《南瀛佛教》杂志。佛教改革的焦点有三个议题:一、鼓吹施行僧人"肉食带妻"制度;二、消除台湾本土宗教多神信仰的影响;三、提倡佛教教育以提高僧伽的素质。这一思潮产生的...
关键词:日据时期 《南瀛佛教》 佛教改革 宗教殖民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