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褶柔鱼

作品数:53被引量:14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军杨林林姜亚洲刘尊雷唐峰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教育部浙江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水产》《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中国水产科学》《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内壳稳定同位素信息的东海太平洋褶柔鱼摄食与洄游
《水产学报》2024年第9期113-123,共11页王芮 陆化杰 陈静 欧玉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84)。
通过对2018年、2019年东海太平洋褶柔鱼内壳进行连续切割,测定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利用营养生态位和稳定同位素序列分析了两年间太平洋褶柔鱼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洄游和摄食情况,并初步分析了两年间洄游、摄食差异产生的原因。结...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稳定同位素 内壳 洄游路径 摄食 东海 
拉尼娜发生期东海太平洋褶柔鱼耳石生长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6期1716-1724,共9页郭瑞玉 陆化杰 孙天姿 赵懋林 张弼强 杨思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40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6184)资助。
为研究拉尼娜与正常年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耳石外形生长特征差异,对2020年间(正常年)和2021年间(拉尼娜年)2—4月我国灯光围网船在东海海域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太平洋褶柔鱼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耳石总长(TSL)、侧区长(LDL)、翼区长(...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耳石外形 生长特征 拉尼娜 东海 
太平洋褶柔鱼内脏团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1期294-300,共7页辛云 刘小芳 王西西 李爽 姜维 龙莉军 蒋永毅 冷凯良 
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23-1-3-hysf-1-hy)。
目的研究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内脏团的营养成分和价值。方法通过系统测定太平洋褶柔鱼内脏团的基本营养成分组成、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元素组成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太平洋褶柔...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内脏团 营养评价 氨基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 脂溶性维生素 
冬季厄尔尼诺发生期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耳石外形的生长特征被引量:1
《水产学报》2023年第7期158-171,共14页陈子越 陆化杰 刘凯 王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506184,NSFC41876141)。
太平洋褶柔鱼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头足类资源,深入了解其渔业生态学特性是充分开发该资源的基础。耳石是研究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的重要材料。根据2018年厄尔尼诺发生期冬季(12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日本海海域...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耳石 生长特性 厄尔尼诺 日本海 
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微塑料的积聚特性被引量:1
《水产学报》2023年第7期182-191,共10页陆化杰 孙天姿 刘凯 欧玉哲 赵懋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41506184)。
微塑料作为新型海洋环境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的特点,可在海洋环境中长期积累,并在海洋生物体内沉积,最终可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为研究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中微塑料摄取特性及其与个体大小(胴长和体重)、胃重和摄食等...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胃组织 微塑料 相关性 积聚特性 东海 
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3期685-693,共9页杨林林 姜亚洲 张辉 袁兴伟 刘尊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0800,2020YFD0900805);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125C0505)资助。
为了解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适宜栖息地和环境特征,阐明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促进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根据2018—2019年连续四季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栖息地 环境特征 黄海南部 东海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期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的响应研究被引量:3
《中国水产科学》2022年第11期1636-1646,共11页陈丙见 冯志萍 余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906073);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技术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202101003)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是短生命周期的重要经济头足类,其资源丰度易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977―2015年日本与韩国的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业统计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50 m...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事件 ENSO CPUE 海温 时空变化 
基于产卵场海表面温度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评估被引量:1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650-657,共8页鲁红月 汪金涛 张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4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0DZ1207500)。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资源,其资源变动极易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将影响太平洋褶柔鱼种群变动的内禀自然增长率(intrinsic natural growth rate,r)、最大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K)与海表面温...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海表面温度 剩余产量模型 资源评估 
影响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丰度的表温因子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2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534-541,共8页鲁红月 陈新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4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0DZ1207500)。
根据1998—2018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1—3月产卵期间产卵场(25°N~40°N和125°E~145°E)和6—7月索饵期索饵场(26°N~40°N和125°E~145°E)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冬生群 资源丰度 海表面温度 
西北太平洋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指数动态评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61-71,共11页夏欣梅 田永军 刘阳 刘世刚 李建超 马舒扬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210);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2-PAC-YD)资助。
为探究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秋生群资源丰度波动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适宜产卵的海表温度(SST)和水深数据,构建了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1979—2018年40年潜在产卵场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宜海表温度均值(MVSS)、适宜性海表温...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 西北太平洋 丰度 产卵场 海表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