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帝

作品数:296被引量:2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杜斗城殷宪曹道衡罗新王继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台湾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汗大点兵(下)
《高中生之友》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郑骁锋 
之后的战争,就像汉王朝与匈奴的历史再现。公元425年十月,即云中被围的次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征讨柔然,分兵五路并进,越大漠击之,柔然惊骇北逃。公元429年五月,拓跋焘率军分东西两路,舍辎重,率轻骑奔袭柔然,大败之;柔然“国落四散,...
关键词:魏太武帝 柔然 汉王朝 拓跋焘 历史再现 三千里 可汗 燕然山 
平遥古城
《集邮博览》2024年第8期66-69,共4页刘振邦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尧帝初封于斯,舜帝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而更名平遥。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扩修城池,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
关键词:平遥古城 魏太武帝 明洪武 城池 
东魏《元世俊墓志》
《书法》2024年第7期146-153,共8页退之 
《元世俊墓志》,刻于东魏兴和三年(五四一)三月,形制方形,墓志尺寸宽七十一厘米,长六十八厘米。志文共三十八行,满行三十八字,共计一千三百八十九个字。墓志有界格,志盖散失。根据志文记载,志主元世俊,字子逸,河南洛阳人。元世俊父亲为...
关键词:吏部尚书 魏太武帝 拓跋晃 元澄 东魏 历官 有界格 河南洛阳 
史官的诚实
《文史博览》2024年第6期1-1,共1页倪世俊 
南北朝时期,大臣崔浩(381-450)和中书侍郎高允(390-487)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命撰写北魏国史《国记》。国史写好后被镌刻在京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崔浩和高允两人依据实录作史,但其中有的内容在后人看来有些不堪,许多鲜卑贵族非常不...
关键词:魏太武帝 高允 中书侍郎 史官 拓跋焘 崔浩 南北朝时期 北魏 
北魏、刘宋悬瓠之战探析
《军事史林》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周呈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拓跋焘在大破柔然、北方既定之际,率军南下发动了对刘宋的战争,因主要决战地点在悬瓠城,史称“悬瓠之战”。拓跋焘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而不足千人防守的悬瓠城却久攻不克,拓跋焘无奈最终撤兵北还。...
关键词:悬瓠 刘宋 拓跋焘 北魏 柔然 胜负原因 太武帝 多角度观察 
贾思伯与《北魏贾使君碑》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张桂芳 
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北朝石刻所见青齐地缘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DLSJ04。
北魏贾使君即贾思伯,以儒术为家学,本是武威著姓。太武帝灭北凉后,将其家族东迁至齐郡,遂注籍为齐郡益都人,而碑文载其本贯为武威人。宣武帝时,贾思伯曾先后出任南青州刺史、兖州刺史,见青齐连年饥荒,州民各怀去就,礼仪废阙。贾思伯用...
关键词:注籍 宣武帝 使君 社会经济状况 青州刺史 太武帝 均平 齐郡 
北朝礼乐仪式所用《诗经》乐歌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贾舒雨 
北魏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自此,北魏成为北朝的第一个政权,也是第一个正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少数民族文化随之进入中原,与中原音乐文化交融。在北朝“戎华兼采”的文化取向影响下,自周代便进入礼乐...
关键词:少数民族政权 拓跋焘 文化取向 统一北方 《诗经》 太武帝 北凉 乐歌 
从“老子化胡”说佛道之争(六)
《文史杂志》2023年第6期125-125,共1页子规 
不过,尚须指出的是,南北朝之际,道教虽然排斥佛教,但并不主张杀害佛教徒。从北魏道士寇谦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这种态度。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崇道的魏太武帝捕获替北凉守城的僧军3000名,下令剿杀;幸得寇谦之出来说情,3000僧人才幸免于...
关键词:魏太武帝 寇谦之 北魏 北凉 佛道之争 僧人 道士 道教 
丝绸之路上的狼
《华夏地理》2023年第12期19-19,共1页付华林 孙志军(摄影) 
狼在古埃及是死神的象征,掌管死亡的阿努比斯神长有胡狼的头,因为胡狼是一种食腐动物,是尸体的清除者,与死亡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欧亚草原民族对于狼的族系认同,形成了他们以狼来命名其可汗号的传统,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游牧民族的“...
关键词:魏太武帝 欧亚草原 中国古代文献 族系 古埃及 丝绸之路 拓跋焘 游牧民族 
北魏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中国美术》2023年第4期100-101,共2页杨佳林 叶原 
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6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地区佛像民俗化研究”,批准号:20BZJ01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朝佛教造像中的儒、佛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018QNYS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SWU1709114。
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
关键词:魏太武帝 犍陀罗 北魏早期 金铜佛 立像 拓跋焘 笈多王朝 扁平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