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驱动

作品数:336被引量:42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如竹黄翔张小松葛天舒王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阳能驱动的甲烷水蒸气重整膜反应器性能研究
《可再生能源》2025年第2期191-199,共9页刘宗鑫 王晶钰 沈雷雷 王磊 姬长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611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2JQ-401);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1JK0768)。
甲烷水蒸气重整膜反应器通过氢选择性渗透膜移除氢气,可促进反应正向移动,在降低反应温度的情况下提高甲烷转化率,实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中温供热条件下的热化学储能,但反应器内多物理场耦合特性复杂,操作参数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有待进...
关键词:甲烷重整 膜反应器 热化学储能 多物理场耦合 
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还原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广州化工》2025年第1期171-173,181,共4页卢笑迎 陈馨蕊 张蒙蒙 白一含 赵静 姬蒙恩 冯振 苏光 
河南省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1329013);河南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32300420365,242300420015);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2116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4B140002,25B480008)。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CO_(2)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针对于此,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电化学装置,对高排碳量环境中的CO_(2)进行吸收并还原,从而减少CO_(2)排放...
关键词:二氧化碳还原 太阳能 电催化 装置设计 
太阳能驱动的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在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制造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学报》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何为 席京 贺天培 陈娜 袁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9254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24M752456);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项目(No.211000025);中国科协智库青年人才项目(No.XMSB2024071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交叉创新人才项目资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这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由太阳能驱动的以大气中CO_(2)为原料的第3代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过去数年间,研究者们在...
关键词: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 CO_(2)固定 生物制造 
太阳能驱动反渗透技术用于海水淡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24期33-39,共7页高瑞 刘彩虹 周艺凡 刘乾亮 宋丹 何强 马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0024)。
反渗透(RO)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水资源长期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尽管现在的研究已使反渗透效率逐步提高,但其仍是一个能源密集型过程,并且以化石燃料为海水淡化的驱动力会加快能源短缺、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将目前具有较大开拓空间...
关键词:海水淡化 反渗透 太阳能 光伏 有机朗肯循环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太阳能驱动“盐湖提锂”新技术
《中国有色冶金》2024年第6期119-119,共1页
近日,由南京大学教授朱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盐土植物的蒸腾过程,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太阳能“盐湖提锂”新技术。该技术有望推动我国高原盐湖锂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学术期刊 科研人员 南京大学教授 科研团队 太阳能驱动 盐土植物 《科学》 
太阳能驱动甲烷化学链重整制氢与甲醇合成的储能系统模拟
《洁净煤技术》2024年第12期95-104,共10页王艳娟 龙云飞 辛宇 蒋琼琼 徐超 曲万军 洪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062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076075)。
为了实现氢能的安全储存与运输,将氢气转化为液态甲醇成为氢气存储的重要方式。氢气与一氧化碳(CO)通过费托合成制取甲醇由于其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传统制取氢气与CO的方法主要是甲烷湿重整和甲烷干重整,然而该方法需在高温(≥850℃...
关键词:化学链重整制氢 甲醇合成 太阳能热存储 灵敏度分析 能量和?分析 
基于聚光分频的全光谱太阳能驱动液态碳氢燃料定向制备系统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第11期3415-3426,共12页袁熹 张凯 宣益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No.52488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27619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光分频的太阳能定向制液态碳氢燃料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建模和热力学分析。该系统中,聚光太阳能被分频,一方面短波太阳光子被用于光伏发电,所产电能直接驱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制氢,为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提供氢...
关键词:全光谱太阳能利用 聚光分频 电解水制氢 二氧化碳加氢 液态燃料合成 热力学分析 
基于太阳能驱动的WS_(2)@C-PDA/Bi纳米材料在光热蒸发及CO_(2)还原中的应用
《当代化工研究》2024年第21期131-133,共3页罗鑫志 张静 
宁波市绿色石化碳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多功能超疏水聚氨酯吸油海绵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ITJU2023-ZYDK009);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光-风耦合界面蒸发技术的阵列型海水淡化装备的研发及强效机制”(项目编号:2023J251)。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淡水供应不足成为限制沿海城市发展的重大挑战。通过耦合界面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和CO_(2)还原技术,利用太阳光驱动共性元件材料,以海水为驱动介质,获得清洁的水和能源。采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将WS_(2)@C-PD...
关键词:海水淡化 CO_(2)还原 界面式 
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
《太阳能学报》2024年第10期381-390,共10页马丕胤 柴俊霖 杨富斌 张红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906119);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DC2100000957)。
根据槽式太阳能集热特性,选择R600和R245fa两种循环工质,以系统效率和单位能量产出成本为目标构建简单有机朗肯循环(BORC)和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IHE-ORC)系统热经济性模型。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双目标优化,采用熵权-TOPSIS法决...
关键词:太阳能 朗肯循环 遗传算法 槽式太阳能集器 热力性 经济性 
能量利用系统的构形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进展与太阳能驱动热电冷氢联产系统优化应用初探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543-563,共21页陈林根 冯辉君 谢志辉 夏少军 戈延林 刘鹏 章先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1317、51779262)。
首先介绍了有限时间热力学、构形设计和构形热力学优化等热学优化新理论的起源和最新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这些新理论在热力循环和部件性能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然后基于能量的高效梯级利用,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和燃料补能的能源供给方式,...
关键词:构形设计 有限时间热力学 构形热力学优化 太阳能 多联产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