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证

作品数:372被引量:91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华龙陈明张长恩张喜奎陈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证态角度论述太阳病
《河南中医》2024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崔光宇 郭迪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杏林学者工程”-青年科学家项目(QNKXJ2-2021+RW10)。
从证态角度来看,太阳表证本质为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各种外感病症的前驱期,不同体质的人又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机体强壮者会出现交感张力相对低下的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状态本质是机体交感张力的相对不足,难以解除疾病。麻黄...
关键词:太阳病 证态 外感病 麻黄汤证 桂枝汤证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葛根芩连汤证、白头翁汤证、黄连阿胶汤证、驻车丸证异同
《河南中医》2023年第6期811-815,共5页陈代奕 郭迪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220862KJ);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杏林学者工程”-青年科学家项目(QNKXJ2-2021+RW10)。
葛根芩连汤证、白头翁汤证、黄连阿胶汤证、驻车丸证的共同病机为热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司,四方均用黄连清热厚肠,以治疗下利不止。葛根芩连汤主要用于阳明气分热较重但未伤阴血,兼有表证;白头翁汤用于血分湿热较重,热毒深入营血之证;黄...
关键词:下利 葛根芩连汤证 白头翁汤证 黄连阿胶汤证 驻车丸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伤寒论》大陷胸汤证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22年第5期649-652,共4页王明炯 于洁 欧阳峰松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长医研[2016]3号}。
与大陷胸汤证类似的证候有大柴胡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栀子豉汤证、十枣汤证。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主要鉴别点是“往来寒热”,而“往来寒热”是邪入少阳的典型症状。大陷胸汤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临床表现类似,大陷...
关键词:《伤寒论》 大陷胸汤证 大柴胡汤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栀子豉汤证 十枣汤证 张仲景 
从肠道菌群论半夏泻心汤证治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22年第3期328-330,共3页陈威辛 窦志强 丁丽丽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中医药立项科研课题项目(GZK-2018-068)。
半夏泻心汤证由虚、寒、热三证组成。虚主要为脾胃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气属阳,脾气虚,则脾阳不足,寒从内生,形成中焦虚寒证。肠道菌群紊乱,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则细胞因缺乏能量致功能受损,表现为脾气虚。另外,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减少,...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 肠道菌群 《伤寒论》 张仲景 
谈《伤寒论》之渴(上)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9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4197)
阳明病多口渴,阳明胃家有热是导致口渴的直接原因。小柴胡汤证患者如果阳明热重津液被伤,则口渴,张仲景去半夏之辛燥,加人参、栝蒌根生津液;如果患者风重,则不渴,仲景去人参之甘寒,加桂枝祛风。脾约丸证患者,胃气虚乏而生热,此热乃虚热...
关键词: 阳明病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 麻子仁丸证 猪苓汤证 肝乘脾 肝乘肺 
半夏泻心汤证考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9年第6期817-820,共4页刘雅倩 韩新 张妙芬 江宇宁 余洁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5A030310357)
历代医家对少阳证误下后的痞证治疗宜半夏泻心汤,不宜小柴胡汤的研究较多。成无己和柯琴从痞证病位的分析比较深入,小柴胡汤用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证,半夏泻心汤用于病位比半表半里更深的部位——心下。陈修园从六经病位的角度解释了痞...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痞证 《伤寒论》 小柴胡汤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识未了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8年第4期489-494,共6页黎崇裕 刘志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2018年广东省中医药立项课题(编号:20182137);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编号:粤中医函[2015]20号};广东省省级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粤中医函[2017]17号}
作为少阳病主方的小柴胡汤,在《伤寒论》少阳病篇中却只有两条条文,而在太阳病中条文最多,阳明病篇中次之。从条文解析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常表现为里证或外证,易与其他方证相混淆;仲景使用小柴胡汤并非为和解少阳而设;小柴胡汤在太阳...
关键词: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 张仲景 
经方组合治疗疑难杂证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18年第2期185-187,共3页崔国宁 刘喜平 
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之证;而麻黄汤用于外感风寒之表实无汗之证;麻黄桂枝各半汤用于在表之邪气郁阻稍重,表现为寒热一天可以发作两、三次,治疗可以小发其汗;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表证更轻,恶寒一日发作不超过两日,其发汗之力较...
关键词:《伤寒论》 经方 联合应用 五苓散证 桃核承气汤证 麻黄汤证 桂枝汤证 张仲景 
柴胡桂枝干姜汤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7年第6期985-985,共1页王三虎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笔者在"结胸病是恶性肿瘤的胸腹部转移"这个前提下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是伤寒本证,中是兼证,下是先讲癌症。所以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开始的128条"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 太阳病 腹部转移 恶性肿瘤 热入血室 桂枝汤证 伤寒论 脉证 
炙甘草汤应用指征被引量:5
《河南中医》2017年第1期13-14,共2页陈曦 郑艳 宋立毅 
福州市卫生系统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研项目(编号:2013-S-W18)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
关键词: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证 “心动悸” “脉结代” 《伤寒论》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