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教

作品数:97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亦平王永平王燕张泽洪吴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道教仙境审美倾向的文化渊源——以道教神仙传记为中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李彦豪 
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六朝小说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启示”(CXXM202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道教“仙境”专指道教神仙信仰中神仙修炼、成仙和居住的理想生命空间,不仅是修道者笃信的生活世界,还是修道者孜孜以求的高妙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物质空间。唐代道教仙境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地上仙境、诸天仙境和人体内仙境。以唐...
关键词:唐代道教 仙境 道教审美 文化渊源 自然崇拜 
《信仰与习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唐代道教》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86-86,共1页
王永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全书65.8万字。该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考察道教与唐代民众日常生活,共分十章。第一章讨论道教与社会的整体关系。第二章从女性角度讨论道教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选取部分道士作为分析案例,讨...
关键词:唐代道教 社会文化史 民间信仰 民间习俗 王永平 民众日常生活 社会影响力 女性角度 
关于唐代道教镜的年代问题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2年第5期114-120,共7页陈灿平 
从墓葬考古的角度来看,唐代道教镜出现的年代、在丧葬中的功能等问题仍有讨论的必要。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否定王度《古镜记》及其“古镜”的年代为初唐或盛唐早期的可能性。《上清长生宝鉴图》所载第二种镜图的年代应不晚于七世纪...
关键词:唐墓 道教镜 《古镜记》 
唐代佛道二教的“佛性”与“道性”之比较
《国学(汉斯)》2022年第3期89-95,共7页王羿博 
隋唐时期的佛道教都进入了在中国历史上各自最为巅峰的时期,其教内义理和哲学体系趋于成熟化,同时在这个阶段二者相互影响,特别是道教对于佛教的思想吸收甚多,再加之本身所具有的传统,就表现为了纵向层次较为丰富的道性观念;佛教则发挥...
关键词:唐代佛教 唐代道教 佛性 道性 观念比较 
唐代道教音乐类型、功能、价值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66-73,共8页刘儒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代墓志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16CZJ023)。
唐代道教素有重视音乐的宗教传统,道士群体既会器乐演奏,又会声乐唱诵。道士群体作为道教音乐的承袭者,其被训练成为身怀器乐演奏技能的专家,擅长演奏打击类、吹管类、丝弦类等器乐。通过对唐代诗文、墓志、笔记、道经等文献的考证,全...
关键词:唐代道士 巫觋 器乐 音乐形态 宗教文化 
吴筠与茅山上清派关系新考——兼论唐代道教的教派问题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3期56-65,共10页孙亦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3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方道文化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9AZJ002)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是江苏道教发展的繁荣期,著名道士吴筠虽没有立足于茅山传道,不是上清宗师,但他在云游生涯中,积极传播上清经法,通过著述《神仙可学论》等弘扬上清派所宣扬的仙学思想,从一个侧面映证了唐代上清派茅山宗努力打破门户之见,兼收并蓄...
关键词:吴筠 茅山上清派 正一之法 江苏道教文化 
唐代道教太清宫及其与学庙之关系——读《唐代道教: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的宗教与帝国》
《唐史论丛》2022年第1期459-470,共12页禹点 
引言英国汉学家Timothy Hugh Barrett(巴瑞特),精研中国道教与佛教及中国唐代史[1]。其著作Taoism Under the T’ang:Religion&Empire During theGolden Age of Chinese于1996年出版[2]。2013年,这部专著经曾维加翻译,书名译为《唐代道...
关键词:唐代道教 唐代史 太清宫 齐鲁书社 时间顺序 
唐代大洞法师姜希晃墓志研究
《中国道教》2021年第4期45-49,共5页王莹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道徒墓葬被发掘出土,为我们深入了解唐代道教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8年发掘而于近期刊布的唐代上清大洞法师姜希晃墓,即是其中最新的一例。姜希晃墓被盗严重,残存出土遗物15件,包...
关键词:出土遗物 发掘 实物资料 重要历史时期 墓砖 墓志研究 陶俑 唐代道教 
新见《咸宜观李洞真墓志》及《三洞观冯太虚墓志》重审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17,共13页白照杰 
近年,唐代道士墓志不断出世,实为学界幸事。然其中若干墓志在来源和志文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疑问,在将之视作确凿史料用以构建道教历史之前,尤需对材料本身进行辨析思考。《咸宜观李洞真墓志》和《三洞观冯太虚墓志》均为新见唐代道士...
关键词:《李洞真墓志》 《冯太虚墓志》 唐代道教史料 疑义 
新出《大唐故田尊師墓誌銘》獻疑
《古典文献研究》2020年第2期282-292,共11页白照傑 
上海社會科學院2019“中古道教河圖大醮基礎研究”階段性成果
《大唐故田尊師墓誌銘》(後文簡稱《田僓墓誌》)是新近發現的有關唐代道教的"最重要"碑石之一。據稱誌石、誌蓋皆存,誌石正方,邊長62厘米,上有文字32行,滿行32字。墓誌稱,誌主田僓(693—747)活躍於唐中宗至玄宗時期,參與玄宗朝最重要的...
关键词:墓誌 唐中宗 唐代道教 大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