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闺怨诗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旗李红张明非孟冬梅白虹更多>>
相关机构:漳州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东南传播》《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闺怨诗浅述
《神州》2020年第17期8-8,共1页徐修彤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顶峰,大量的诗人、诗作的涌现为风格各异的“诗派”的产生发展孕育了优渥的土壤。闺怨诗就是其中一类重要但是始终处于非主流地位的诗歌。其中或喜或忧的情感融合于明朗或阴郁的意境氛围,在近三百年的唐代历史...
关键词:仕人 妇人 闺怨诗 
谁知相思苦——唐代“闺怨诗”中女性思念模式分类及成因初探
《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1期57-59,共3页赵旭 
文章对唐代闺怨诗中的女性思念模式进行了分类,并从当时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造成女性思念之苦的原因。
关键词:闺怨诗 女性 思念分类 原因 
“何以寄情到辽西”——谈谈唐代闺怨诗中的意象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19年第5期23-23,共1页王永锋 
诗歌的产生和发展同历史时代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行至大唐时代,强盛的国力助长了人的野心,于是,统治者开始不断地开疆拓土。青年男子被迫从军的无奈伴着闺中思妇的哀怨,使得'明月''征衣''孤梦''弱柳'等意象纷纷走进文...
关键词:闺怨诗 
唐代闺怨诗中的审美想象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Z期89-89,共1页王彦 
一、游子思妇中的审美想象闺怨诗有很多的类型,其中一种是以描绘外出游子的游历生活为主题的诗。游子在外奔波,思妇在家中守候,想象中思妇与游子完成了交流与对话。在审美过程中,想象是由此及彼、睹物思人。以温庭筠的《望江南》为例,'...
关键词:闺怨诗 审美空间 审美想象 
谁家夫婿不从征——浅析唐代闺怨诗反映出的征人妇的生活被引量:1
《甘肃教育》2015年第18期79-79,共1页沈丽琼 
唐代,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但从根本上说,妇女的命运,:尤其是下层妇女的遭遇仍然是极其辛酸而艰难的。《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涉及妇女的占五分之一左右,诗人们或借后妃的不幸命运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或借宫女的沦落...
关键词:唐代诗歌 边塞 闺怨 征人 
论唐代闺怨诗的悲怨情结被引量:1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51-53,共3页刘松梅 
唐代有着开明的民主意识和更为进步的妇女观,唐代的闺怨诗把妇女问题表现得更加充分。在男性诗人代言的同时,女性也自抒情怀,表现独守空闺的思亲之怨和处境两难的命运之忧,展示了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悲苦境遇,充满悲怨色彩和感伤情调。
关键词:唐代 闺怨诗 悲苦境遇 悲怨情结 感伤情调 
唐代闺怨诗之“代言”的丰富开放性空间被引量:2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陈叶 
唐代的"闺怨诗"以"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与"以悲为美"的感情基调而闻名。男子借诗言志,"代言"就是言志的一种表现方式。"代言"以闺妇的情感遭遇隐寓自己的政治遭遇,带有委婉的功利性目的,但闺怨诗本身也直接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男子"代...
关键词:闺怨诗 代言 诗言志 审美 蕴藉 
从闺怨诗看唐代女性悲惨命运之成因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40-142,151,共4页程慧娟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不朽瑰宝,唐诗不仅生动展现了唐代这一封建社会空前发达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盛况,也真实反映了处于封建宗法制度及男性权力压迫下的唐代女性凄凉悲惨的命运际遇。其根本成因正是女性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
关键词:唐代闺怨诗 女性 不平等 成因 
唐代闺怨诗的美学特质与根源探析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11期47-48,共2页张化夷 
唐代闺怨题材诗歌中男性诗人采用吟咏闺阁愁怨的方式含蓄表达了对当政者既含期待又有哀怨的复杂心态,故闺怨诗显现出哀伤意象的比兴手法和具有含蓄蕴藉的内在寄托的美学特质,此特质是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积极用世的人生哲学、封建社...
关键词:闺怨 投射 美学特质 
孤月 征衣 弱柳 残梦——浅析唐代闺怨诗中的常见意象被引量:4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白虹 孟冬梅 
闺怨诗,即反映闺中思妇离愁别怨的诗,是闺妇对丈夫的相思怨恨之词。它是诗歌中的古老题材,发展到唐代更盛,因唐代闺怨诗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唐代闺怨诗中大量出现月、衣、柳、梦这些意象,成为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它以其承载...
关键词:闺怨诗 孤月 征衣 弱柳 残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