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

作品数:302被引量:4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平李志生孙军辉吴真张雁南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社会“别宅置妇”现象探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徐鹏 王丹曼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18YBB25)。
唐代“别宅置妇”盛行,朝廷屡次颁布禁令,此风气仍未能改善。“别宅妇”的存在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不和是极为重要的成因。“别宅置妇”现象的实质是在唐朝悍妻妒妇普遍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丈夫一方调节家庭关系以及试图恢复...
关键词:唐代 别宅妇 士人 夫妻关系 
崔致远汉诗创作与唐代社会书写被引量:1
《东疆学刊》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孙德彪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诗在古代朝鲜半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XZW012。
崔致远是朝鲜公认的汉文学鼻祖,也是朝鲜统一新罗和唐代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在唐期间,崔致远创作了不少赠酬诗、送别诗、纪德诗、述怀诗,记录他的生活和交游,并以此抒情写意。同时,他的汉诗还描绘了唐代社会的拜见礼仪、请托行卷、江...
关键词:崔致远 汉诗创作 唐代社会书写 
俄罗斯基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唐代社会历史研究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3-41,共9页郭来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18ZDA182)
俄罗斯是世界四大敦煌文献收藏地之一,其内容以佛经、世俗文书为主,由汉文及多种民族语言书写,对于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深受学界重视。自20世纪以来,俄罗斯学界形成了良好的敦煌吐鲁番文献收藏与研究传统,以孟列夫、丘古耶夫...
关键词:俄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唐代社会历史 社会生活 社会组织 边疆民族 
论胡饼在唐代社会中的流行
《唐都学刊》2022年第2期12-18,共7页刘啸虎 刘衍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日常生活史视野下的唐代西北军人研究”(19B538)。
作为“胡风饮食”的代表,胡饼在唐代社会中的流行反映出唐人真实的社会生活风貌。唐代胡饼的流行是全社会性的,既是帝王恩赐僧侣的斋物,又是普通百姓常见的吃食。其流行范围远未局限于帝都长安,而是遍及唐帝国疆域之内。“鬻饼胡”之逐...
关键词:胡饼 唐代 胡风饮食 《太平广记》 
永泰公主墓壁画人物发型服饰研究
《美化生活》2022年第3期42-44,共3页陈瑶佳 
永泰公主墓是初唐武周中宗时期的墓葬,壁画中的男女发型服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的变迁。笔者通过对该墓葬壁画人物的服饰分类,发现男子主要是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长袍,脚穿黑色高靿靴。女子主要是...
关键词:壁画 服饰特征 唐代社会 
唐代社会的女性教育研究
《山海经》2021年第27期0014-0015,共2页张会帧 
唐代处于我国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生活在此时的女性在受教育方面有着较为优越的条件.她们的文学教育与此时的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受教育的内容大致涉及到诗歌、女教典籍、经史子集几方面,这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唐代 女性 文学 教育 社会风气 
由“宴饮图”管窥唐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生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6期41-42,共2页谭天奕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为世界饮食体系贡献良多,尤以李唐之际为胜。在社会文化生活极度丰富、多元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背景下,绘画中宴饮图像十分普遍,且构图多样,别有深意。这些图像可以和文献资料、考古实物相互佐证,是考察唐代社会生活文...
关键词:宴饮图 唐代绘画 多元文化交流 古代社会生活 
浅析唐代社会中的鹰与鹰猎被引量: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5-69,共5页刘啸虎 马健峰 
唐代的鹰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唐帝国境内,二则来自唐帝国以外的周边国家或少数民族政权。唐人驯养鹰类,参加鹰猎,玩赏和消遣乃是主流。鹰猎风行于唐代社会,不啻为唐人所追逐的时尚。而鹰的高傲矫健也正与盛唐气象相映,放鹰和鹰猎活动遂...
关键词:唐代  鹰猎 唐诗 
“无聘不成婚”:聘礼与唐代社会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42-47,共6页李霞 
聘礼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其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唐代社会的聘礼数量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皇室到庶民,不同阶层聘礼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聘礼是唐代婚姻结成的必要条件,唐人讲究“无媒...
关键词:唐代 婚姻 聘礼 阶层 
浅析《酉阳杂俎》中唐代社会的“生死观”
《参花(上)》2020年第9期48-49,共2页龚新雅 
《酉阳杂俎》是一部成书于晚唐时期的志怪和民间风俗杂说的笔记小说。在《酉阳杂俎》中承载着一些具有史料意义的文字,它向我们展示了唐朝的风俗人文、社会背景,在这些文字背后承载的是唐朝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取向。本文笔者整理关于《...
关键词:《酉阳杂俎》 “生死观”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