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品数:36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建新张悦周蓉张郁钦龚爱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课程研究(下旬)》《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语文教学研究》《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异文考辨三则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史欣怡 
《归去来兮辞》序“遂见用于小邑”中“于”一作“为”。考诸种文献及分析文义,可知此句应作“遂见用为小邑”,异文“于”是因后人未厘清文义而产生。“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中“利”一作“秫”,“足以为酒”一作“过足为润”。分析渊明...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序 陶渊明 异文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与莱昂修士《隐居颂》中自然书写的比较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李翠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典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CZW038。
自然书写一直是诗歌批评的重要主题,也是中西比较诗学常见的切入点,但诗歌中的自然并不孤立存在,自然是诗人眼中的自然,“物我关联”才是深刻剖析中西自然书写异同的关键。本文选择中国隐逸诗之宗《归去来兮辞》与西班牙隐逸诗经典《隐...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隐居颂》 自然书写 物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文”吗?——兼论“辞”的文体特点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34-43,共10页李定广 丁震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高中《语文》课本定为“文”,而当代研究著作及诗文选本中,或被归为“诗”,或被归为“文”,使得《归去来兮辞》文体归属成了疑难问题。经考察,《归去来兮辞》在宋前被归于“辞”或“诗”无异议,宋代开始有人将其...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文体归属 辞赋差异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和高丽李仁老《和<归去来辞>》的比较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20期84-86,共3页张婷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到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辞赋家,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日便弃职归田,被后世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仁老是高丽朝诗人、稗说文学家,以汉诗名震高丽诗坛。是韩国汉文学史最初的...
关键词:陶渊明 李仁老 《归去来兮辞》 思想意识 比较研究 
人生转折时刻的一份证言--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11期61-68,共8页陈引驰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质性自然 人生转折 陶渊明 彭泽 贫苦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押韵艺术探析——兼与苏轼、杨万里的次韵追和相比较被引量:2
《天中学刊》2020年第4期90-100,共11页黄金灿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体现了极高的押韵艺术,完美地达到了“韵随意转,天然凑泊”的艺术境界。苏轼与杨万里的次韵追和,虽步武陶韵却并未被其所限,而是成功实现了创新与突围,彰显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个性。陶辞、苏辞与杨辞虽然使用的韵字...
关键词:陶渊明 苏轼 杨万里 和陶 《归去来兮辞》 次韵 
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另一种“寻觅”——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语文月刊》2019年第11期85-85,共1页杨子川 蒋若杰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为后世传诵。其中,《归去来兮辞》就是其最有影响力的诗篇之一。《归去来兮辞》创作于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回乡之初,诗歌很好地展现了一代文豪摆脱官场束缚,喜获精神自由的愉悦与...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 欧阳修 一代文豪 逃离 归隐 精神气质 
一曲归去的孤独之歌——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感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8年第28期25-25,共1页舒滞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 篇抒情小赋。在序言中他或明或隐地写了自己辞 官归隐的原因,在辞赋中他叙述了辞官归途中的心 情、归去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以及自己对官 场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索。《归去来兮辞》被看作...
关键词: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有感 
群体性的选择——论两宋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楚辞》的学习与借鉴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1-87,共7页赵旭 
两宋士人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文学活动由元祐时期苏门诸人首倡,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后期形成热潮。流传至今的数十篇辞作虽为和陶,但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读,我们却能够发现其深受《楚辞》影响。由于时代环境以及宋人审美趣尚的转变,...
关键词:《楚辞》 《归去来兮辞》 追和 庄老 
松菊犹存 清芳远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全球商业经典》2017年第12期151-155,共5页龚定向 
为了纪念世界文化伟人陶渊明,我们于2017年11月15号,举办了纪念陶渊明逝世1590周年的"松菊犹存"图文展。这次图文展的主办方有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会,中华书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苏州教育学院,中国陶渊...
关键词:陶渊明研究 《归去来兮辞》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东城区 世界文化 华夏文化 北京大学 中华书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