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貌

作品数:252被引量:47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前瑞陈山青王景荣施其生刘祥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闽南方言表实现体貌的“了”被引量:7
《语言科学》2014年第3期252-267,共16页施其生 
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6BYY010)资助
"了"在闽南方言各地普遍用作表示实现体貌的形式,但由于实现体貌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表示动作行为本身实现的、活动于词层面的"了1"在福建—台湾片和雷州片基本上不用,在粤东片和海南片则普遍存在;用于表示事件作...
关键词:闽南方言 实现  “了” 
安阳方言中表达实现体貌的虚词——“咾”、“啦”及其与“了”的对应关系被引量:12
《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64-72,共9页王琳 
"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逸仙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号:11100-3126200)资助
安阳方言的"咾1"、"咾2"、"啦1"、"啦2"和"啦1+2"表示实现体貌,文章在描写它们的基础上,讨论普通话中的歧义句在安阳方言中的分化,然后与晋语及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兼及汉语史,最后从类型学角度与现代闽语作比照,试图探索它们之间的语源...
关键词:安阳方言 “嗜”“啦”晋语 
商丘话的子尾[tei]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4
《语言科学》2008年第5期518-525,共8页张世方 
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10]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早期子尾儿...
关键词:商丘话 鲁西南方言 晋南方言 子尾 儿化 体貌助词 “着” 
万荣方言动词体貌考察被引量:5
《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76-84,共9页吴云霞 
本文运用历时和共时比较方法,主要对处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方言—万荣方言动词的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及其特点等进行详细地考察、描写和分析,从而较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万荣方言的动词体貌系统图。从语法角度对方言之间的分区提供依...
关键词:万荣方言 动词 体貌 句式结构 语法意义 
藏语拉萨话的体貌、示证及自我中心范畴被引量:30
《语言科学》2005年第1期70-88,共19页江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60173024;6047313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课题资助
本文主要讨论藏语拉萨话动词的体貌范畴以及句法标记。然而,藏语体貌范畴总是与示证性和自我中心趋向范畴共享形式标记。藏语示证性评估说话人所出示的证据,自我中心趋向表明说话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征。因此,本文同时描述了藏语拉...
关键词:藏语 说话人 动词体 句法形式 持续体 形式标记 情态 文同 自我中心 趋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