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外债

作品数:20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陵合谢良平孔永松王致中成锐航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铁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天津社会科学》《百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东三省的势力均势外交失败的原因探析——以铁路外债为例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8年第7期98-102,共5页罗桂生 
晚清势力均势外交政策,是中国传统"以夷制夷"外交政策的延伸。徐世昌和锡良是东北的铁路外债均势外交策略的执行者,前者在外债的选择上经历了银行外债到铁路外债的转变,锡良的铁路外债表现出"超经济特质"。列强对东北势力均势外交中的...
关键词:清末 铁路外债 势力均势 徐世昌 锡良 
近代外商银行在华经理铁路外债简述
《中国城市金融》2017年第9期76-77,共2页本刊编辑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和市场垄断,各国在华势力开始以“银行+公司”的联合体为基础,组织各种垄断性财团参与经理中国各地路矿外债活动。列强“把修建铁路看成是西方渗透策略的一部分”,“盖铁路权一经获得,即可...
关键词:铁路外债 外商银行 经理 近代 金融机关 19世纪末 20世纪 市场垄断 
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形成新探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2-99,共8页谢良平 朱从兵 
1889年,清政府确定修建铁路的政策,但对借债筑路仍持一贯的反对态度,铁路建设实行官办政策。至甲午战争结束后,在财政危机与严峻的瓜分危机形势下,为加快铁路建设,清政府铁路政策由官办转向商办,最终被迫选择铁路借债,晚清"借债筑路"政...
关键词:晚清 铁路外债 借债筑路 芦汉铁路 
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外债被引量: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13-117,共5页李成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债与民国时期经济变迁研究"(项目编号:08B2S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外债与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变动"(项目编号:06JA77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外债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南京国民政府在筹集铁路修筑资金内外交困中,铁路外债政策是以整理旧债为主,目的在于举借新债,并躬力实践。通过逐个谈判,分别整理,迅速解决了几十年的铁路外债积欠,推动新一轮举债筑路高潮的到...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铁路外债 川黔模式 
析清末“铁路国有”政策被引量:4
《理论界》2008年第4期113-115,共3页成锐航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针对商办铁路出现的一系列弊端,决定改弦更张,实行"铁路国有"政策。这是一项基本正确的政策,但由于清政府措施不当,各省借此机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以维护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由于人们情绪高涨,将与铁路...
关键词:铁路国有 商办铁路 铁路外债 
晚清商办铁路公司中官商关系的影响因素透析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175-182,共8页马陵合 
晚清铁路商办公司所包含的官商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通过省界意识、地方实力派的把控程度、铁路外债政策一系列问题体现出来的,并存在着从趋同、互动到妥协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而言对抗则是实质性内涵,妥协又一直相伴相随。商办铁...
关键词:商办铁路公司 官商关系 省界意识 地方实力派 铁路外债 
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多质性——以铁路外债观为考察点被引量:5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34-43,共10页马陵合 
经济民族主义的载体是经济问题 ,但它又并非仅局限于中外经济关系的调整 ,而是服务于总的民族主义目标。挽回利权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起点 ;均势外交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工具性特性的延展 ;将经济民族主义的旗帜指向国内政治 ,则是...
关键词:经济民族主义 近代中国 铁路外债 质性 经济问题 经济关系 均势外交 国内政治 政治革新 两难选择 民族利益 发展经济 工具性 策略性 功利性 
重新审视1919年铁路外债之统一问题被引量:2
《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谢晓婷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这100年间,铁路国有一直是其基本的趋势。1919年关于铁路外债统一的争论就牵涉到了铁路国有的问题。当时,由于国内和国际的种种利益问题,最终以提出者的失败而告终。但以现代化的眼光从铁路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国民政府...
关键词:铁路统一 外债 现代化 
论中国朝野对新银行团的回应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61-65,共5页马陵合 
1920年10月,美国倡议组成了新银行团。新银行团正式成立后长期无所作为,并逐步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垄断性,中国朝野期望值逐渐降低,对其所体现的强权政治色彩愈益有了清醒的认识。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更加集中于政治层面,废除不平等条约的...
关键词:新银行团 铁路外债 拉门德 史蒂芬 华盛顿会议 
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91-96,共6页马陵合 
晚清最后几年,收回利权运动趋于式微。而从经济学理角度就债论债,肯定借款筑路的积极作用,逐渐为人注意。只是它的声音是微弱的,难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它只能是一股潜流。但是,它的出现一方面从反面印证了收回利权运动本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清季 铁路外债 铁路外债观 潜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