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小说

作品数:1846被引量:192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楚炎程国赋纪德君汤哲声王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以还通俗小说中苏轼别号种种
《文史知识》2024年第10期21-27,共7页李新 
2024年,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诞辰987周年,在明清以还,乃至近现代的通俗白话小说中,北宋元祐文坛盟主——苏轼的形象,亦时有出现;而在这些演绎历史人物、敷衍成篇的通俗小说中,除“苏东坡”以外,还赋予了苏轼很多新颖的“别号”,如“小苏学...
关键词:通俗小说 白话小说 文坛盟主 苏轼 苏东坡 明清 别号 
分回与集句:宋元说话伎艺与话本小说
《文史知识》2022年第8期82-88,共7页叶楚炎 
宋元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的关键时期,宋元话本小说不仅是明清话本小说的源头,同时也“代表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页)。在宋元...
关键词:话本小说 中国小说史 说话伎艺 古代通俗小说 程毅中 宋元小说 集句 现场表演 
两位崔宁的“艳遇”遭际
《文史知识》2018年第10期68-73,共6页司若兰 
在宋代说话中,小说是最为盛行的,其话本也最具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篇幅短小精悍,在不同程度上比较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平民诸阶层的生活,可谓是"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故而...
关键词:《都城纪胜》 《错斩崔宁》 《碾玉观音》 通俗小说 社会生活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缪荃孙 
作为“北京文学地图”的张恨水小说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14年第10期37-43,共7页陈平原 
关于民国年间的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我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二十多年前,因谈论小说史的写作,以及如何看待通俗小说的三次崛起,而略有涉及(参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17—118页、275—276页)。不过,...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回小说 张恨水 文学地图 通俗小说 理论与实践 民国年间 举例说明 
刘半农的述学文体——以《四声实验录》为例
《文史知识》2013年第9期99-103,共5页于谦 
一 刘复先生,字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早期创作了大量通俗小说;1915年后,他在《新青年》杂志陆续发表文章,提出对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的改革建议;1917年,经陈独秀推荐,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负责国文和文...
关键词:述学文体 刘半农 《新青年》杂志 实验 四声 通俗小说 新文化运动 早期创作 
墙外一枝梅——我读《金瓶梅》
《文史知识》2011年第11期116-121,共6页索芳放 
幼时懵懂,只爱红楼里的旖旎情思,后来读了张爱玲,慢慢领悟了人世苍凉,而今读罢《金瓶梅》,才看到了人生深处的苦痛与悲哀。诚如秋水堂所言,《金瓶梅》是真正意义上写给成人看的通俗小说,它不像红楼一样披着梦幻的纱绫,而是赤裸...
关键词:《金瓶梅》 通俗小说 张爱玲 人心 红楼 情思 苍凉 悲哀 
论明清小说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的关系
《文史知识》2010年第4期53-53,共1页程国赋 蔡亚平 
明清时期是通俗小说创作及传播的高峰期,探究通俗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特征,小说读者是我们对此进行考察的一个重要视角。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插图非常盛行,附着于小说文本的插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而设置的。通俗小...
关键词:通俗小说 小说传播 读者 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 小说插图 小说创作 演变特征 
“红莲故事”中的苏轼前身“五戒禅师”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142-147,共6页许外芳 
在中国通俗小说和戏曲中,和尚与女性的故事是一个最常见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主题。“红莲故事”无疑是其中最著名之一:一个高僧收留了一个女弃婴,十六年后女婴长大成人,高僧被其美丽所吸引,犯了淫戒。后被师兄查觉,羞愧之下,坐化...
关键词:故事 苏轼 禅师 五戒 通俗小说 高僧 戏曲 愤激 
孙楷第与中国通俗小说目录学的建立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06年第6期84-91,共8页刘倩 
孙楷第先生是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专家,他的几部著作如三种小说书目、两种戏曲考和沧州前后二集等,凡涉足此一领域的学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孙先生的学术成绩,世所公认。且有邓绍塞《译孙楷第先生的学术论著》(《文学遗产》1987...
关键词:中国 古典小说 通俗小说 孙楷第 目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化进程 戏曲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金玉奴的情感宿命
《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122-124,共3页王昕 
婚恋题材是通俗小说的重头戏,从古到今都是一例。不过那些日益湮没无闻的旧小说或许还可以给时下的流行小说提供些许借鉴。像《三言》里的小说固然是有着所谓的“团圆癖”,但却不是一味地滥情。无名作者们虽在结局上迎合着大众的嗜好...
关键词:婚恋题材 通俗小说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人物形象 封建礼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