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祖国

作品数:151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运洪车永强江西元杨振保缪群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防空兵学院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人民日报社茂名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宪法“统一祖国”的规范内涵
《法学评论》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韩大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4&ZD12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具有悠久的国家统一的历史传统。《宪法》序言第9段是“统一祖国”的规范表达,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地区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包括国家领土的宪法宣示和国家统一的宪法职责两部分。台湾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
关键词:宪法 领土 主权 祖国完全统一 国家统一 
美方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
《台湾工作通讯》2023年第3期5-5,共1页
本刊讯外交部长秦刚3月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中美因台湾问题走向冲突的现实风险有多大的问题时说,我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
关键词:一个中国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台制华 台湾同胞 现实风险 解决台湾问题 本源 统一祖国 
台海研究征稿启事
《台海研究》2016年第4期79-79,共1页
《台海研究》(季刊)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管、上海台湾研究所和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13年1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9月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办刊宗旨:将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两...
关键词:对台方针 台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学术刊物 祖国统一 统一祖国 台海 
论丘逢甲诗中的英雄意象——重温丘逢甲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理想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6年第2期147-153,共7页马亚中 任聪颖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清诗纪事续编》子课题
丘逢甲是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以丘逢甲为首的台湾绅民自发建立'台湾民主国',其目的是抗击日寇,而非分裂祖国。保台运动失败后,丘逢甲抱恨内渡,创作诗歌以寄忧愤。'仓海君''尉佗''虬髯客''郑成功'等英雄...
关键词:丘逢甲 郑成功 台湾 英雄意象 
陈绍宽 寄语故交,为统一祖国出力
《福建人》2016年第5期64-64,共1页苏少壬 
1946年6月,陈绍宽隐居故乡福州城门胪雷村,闭门谢客、披阅史籍、荷锄农耕、淡泊明志。这段时间,蒋介石多次邀他赴台湾"共襄国是",全遭他拒绝。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他通电表示,拥护中共领导。之后他被任命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首任副省...
关键词:福州城 雷村 襄国 福建省图书馆 一级上将 特藏部 虎节 福建省立医院 刘捷 弥留之际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
《红广角》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高常立 
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以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思想和学说作为精神动力和支撑的。在他的思想和学说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者莫过于三民主义。研究思考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
关键词:孙中山 民族主义 祖国统一 五权宪法 统一祖国 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浅谈台湾历史的“三分两合”及启示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年第11期200-200,共1页王云龙 
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也是国际所公认的结论。台湾位于中国东南的大陆架上,是属于中国的典型大陆岛。台湾早在东汉时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元朝时被称为琉球,明代又称北港、东蕃。清朝时康熙皇帝于1684年设置台湾...
关键词:祖国统一 民心 统一祖国 台湾历史 马英九 台湾人民 民进党 分久必合 政治攻势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两岸部分社团共同纪念辛亥百年热议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第10期62-62,共1页
9月29日,由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和台湾新同盟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在民革中央机关礼堂举行,两岸人士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先贤的同时,就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
关键词:祖国和平统一 振兴中华 纪念 两岸 全国人大常委会 辛亥革命 社团 中国人民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为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发挥黄埔人的作用
《黄埔》2011年第B12期188-189,共2页陈蔚东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从而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大门。辛亥革命不仅是一个“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巨大的历史进步,它还向全世界...
关键词:革命精神 振兴中华 祖国统一 辛亥革命 中国人民 历史进步 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 
《统一祖国多民族 新疆自古属中国》教学设计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年第21期43-45,共3页蔡志刚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自己所在民族与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相结合起来,形成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祖国认同的感情。
关键词:热爱祖国 多民族 教学设计 中国 新疆 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中华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