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合成

作品数:470被引量:95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褚道葆陈震陈日耀顾登平王光信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工进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阴极电子传递机制和氢介导强化措施
《化工进展》2024年第S01期504-516,共13页陈高祥 王荣昌 蒋佳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466)。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是以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CO_(2))还原为有机化合物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可以帮助缓解大气温室气体并实现低碳循环生物经济和工业CO_(2)生物转化过程。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阴极与微生...
关键词:微生物电合成 直接电子传递 间接电子传递 氢介导 二氧化碳 
电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调控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2023年第8期4005-4014,共10页向阳 黄寻 魏子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90030,21802011)。
与传统有机合成技术相比,电合成技术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极-溶液界面,反应物在界面处的传质、吸附和表面反应行为决定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
关键词:有机电合成 选择性 活性 催化剂 多尺度 
电化学耦合阴极二氧化碳还原与阳极氧化合成被引量:3
《化工进展》2021年第9期5132-5144,共13页葛睿 胡旭 董灵玉 李丹 郝广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037);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72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18RC(3)075)。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_(2)RR)利用电场作用在温和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值化学品。将CO_(2)RR与热力学电势较低的阳极反应耦合,可以降低槽电压,在阳极和阴极同时生成高值化学品,提高能量效率。本文介绍了CO_(2)RR与氧化合成反应...
关键词:多孔炭 非贵金属催化剂 全电解 电催化二氧化碳 耦合电催化 电合成 
微生物电解池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化工进展》2017年第3期1084-1092,共9页王博 高冠道 李凤祥 周启星 宋晓静 翟欢欢 李亚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310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6JCYBJC22900)项目
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MECs)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制氢,随着研究的深入,MECs发展出集产能与治污于一体以及多种应用形式,为解决当前国际面临的能源问题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广泛...
关键词:微生物电解池 脱盐 废水处理 微生物电合成 集成应用 
生物基化学品的微生物电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3
《化工进展》2016年第10期3005-3015,共11页周瑾洁 王旭东 孙亚琴 修志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6042;21306021)
微生物电合成是结合微生物学与电化学的新兴研究方向。电化学活性菌株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吸收人工提供的外源电子,打破胞内代谢原有的氧化还原平衡,定向催化底物合成还原性目的产物。近年来,基于生物基化学品的微生物电合成取得广泛关...
关键词:微生物电合成 发酵 生物基化学品 电子传递机制 电化学活性菌株 
苯甲醛系列化合物的电合成进展被引量:13
《化工进展》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张卫香 邵学广 张汉昌 林祥钦 
本文介绍了苯甲醛系列化合物的三种电合成方法:苯环上丙烯基、羟基和甲基的阳极氧化,苯环上羧基的阴极还原,苯环上甲基的阳极取代。着重对甲基的阳极氧化过程中运用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了评述。
关键词:苯甲醛 系列化合物 电合成 氧化 还原 
相转移技术在间接有机电氧化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6
《化工进展》1999年第5期46-48,共3页赵崇涛 朱则善 
本文报道相转移技术在有机酸和芳醛等间接有机电氧化合成中的应用和基本特点,并提出研究进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剂 有机电氧化合成 电合成 有机合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