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恢复

作品数:32被引量:22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友华何传龙王勇贾亚北吴俭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芳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安市科联专利应用服务有限公司南安泰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花卉园艺》《草食家畜》《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石漠化区草地人工植草对植被及土壤恢复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2期62-67,共6页乔璐 王齐 段利武 张玉雯 
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培育)项目;生态修复草种资源开发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旨在应用不同人工植草模式对石漠化草地进行生态修复,筛选适宜石漠化草地生态功能恢复的植被模式。在砚山典型石漠化区域,采用黑麦草单播、鸭茅单播、非洲狗尾草单播、鸭茅与猪屎豆、非洲狗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和紫花苜蓿混播...
关键词:石漠化 人工植草 植被 土壤 生态恢复 
草原露天矿山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9期129-138,共10页杨岳 赵艳宁 樊如月 张雅楠 刘丽 丁勇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机制与技术研究”(2019ZD008);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内蒙古典型矿区土壤和植被修复重建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20ZD0020-3);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项目“草原露天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研究”(2023NMRC0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不同植被类型和保护建设措施草原碳储量比较研究”(1610332022007)。
土壤有机碳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草原露天矿区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植被恢复、土壤恢复和土壤微生物恢复角度综述当前草原露天矿山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恢复、土壤恢复、土壤微生物恢复均有可能影响草原...
关键词:草原露天矿区 生态恢复措施 植被恢复 土壤恢复 土壤微生物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8期22-23,共2页益新卓玛 
化学肥料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化学肥料也会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土壤恢复能力,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违背现代环境保护理念。微生物肥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新型肥料,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保水...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 农作物产量 土壤板结 土壤改良 绿色农业 化学肥料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恢复 
矿山人工植被—土壤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2
《测绘科学》2023年第5期213-219,246,共8页刘永兵 郭威 宿俊杰 王敬 王立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001)。
针对矿山人工植被—土壤恢复效果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参照系及评价方法尚未建立等问题,该文采取文献综述、典型案例验证等方法,提出采用待评价对象与评价参照系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分析的评价思路,明确了近自然植被群落评价参...
关键词:参照系 人工植被 恢复效果 覆盖度 生物多样性 
连续雷电冲击下土壤恢复特性分析及仿真研究
《电瓷避雷器》2023年第1期92-98,共7页刘石玉 周力行 邓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77015)。
根据对雷电现象的研究发现,闪电通常包含了多个回击。在多脉冲电流下,土壤特性不仅与击穿特性有关,还与电参数恢复有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土壤的含水量不同,雷击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差异很大。构建了连续冲击试验平台,对典型接地体进行连...
关键词:连续雷电冲击 土壤含水量 土壤电阻率 冲击接地电阻 
不同管理模式对废弃宅基地复垦杨树林地土壤的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土壤通报》2021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孟婷婷 刘泽鑫 刘峰 刘金宝 张国剑 吉亚飞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2021CGBX-03);陕西地建-西安交大土地工程与人居环境开放基金(2021WHZ0088)资助。
探究废弃宅基地复垦为杨树林地在不同管理措施下的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特征,为科学指导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建立废弃农村宅基地复垦为杨树林地的试验区,试验设对照(未扰动)、灌溉、施肥灌溉和自然生长...
关键词:土壤恢复 土壤结构 粒度分布 管理模式 分形特征 
不同施肥水平下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9
《草业学报》2021年第8期98-108,共11页杨鑫光 李希来 马盼盼 张静 周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415,41867073);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SF-117);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D18013);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_17R62)资助。
煤矿开采过程中堆积的煤矸石山土壤营养元素缺乏,施肥是改善土壤理化状况、促进植被重建的有效手段。以高寒矿区煤矸石山人工建植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轻施肥、中施肥、重施肥、1年不施肥、多年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草地...
关键词:施肥水平 高寒矿区 煤矸石山 植被恢复 土壤恢复 
高原山地石漠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
《广西植物》2021年第5期715-725,共11页陈静 朱大运 陈浒 陈海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7042);贵州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127);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777)。
石漠化演替过程中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评价石漠化地区土壤恢复效应的有效途径。该文以五个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分析0~20 cm土层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状况、稳定性水平...
关键词:团聚体稳定性 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石漠化等级 土壤恢复 
青海湖区芨芨草草原土壤养分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被引量:6
《植物研究》2021年第2期270-280,共11页刘涛 朱迪 吕婷 梁瑞芳 刘峰 马子兰 李以康 马玉枝 苏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76,41761009);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ZJ-782);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ZJ-Y14)。
为探究翻耕和补播导致高寒草原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变化,以青藏高原青海湖区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原为实验对象,分析1958年翻耕和1990年补播两种不同的草地恢复措施对高寒草原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0~10,10~20,20~30,30~...
关键词:青海湖 翻耕 补播 土壤养分 土壤恢复 
封育在新疆蒿类荒漠草地植被及土壤恢复中的作用被引量:3
《草食家畜》2020年第6期42-46,共5页李超锋 董乙强 
新疆农业大学草学高峰学科开放课题“天山北坡蒿类荒漠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CXGFXK-2019-01)。
新疆蒿类荒漠草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现象日益加剧,草地沙化面积逐年扩张,已严重危及到新疆的生态安全。退化蒿类荒漠草地适宜的封育年限仍然处于模糊不清阶段,亟需加强封育对新疆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影响的...
关键词:封育 蒿类荒漠草地 植被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