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结构稳定性

作品数:17被引量:3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东梅祁迎春王益权刘军彭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通报》《陕西农业科学》《科技信息》《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离子微咸水对土壤水力特性和生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3年第3期288-295,共8页乔若楠 程煜 闫思慧 罗敏 王春 张通港 张体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3303);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19NY-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452019079)。
为探究不同微咸水水质对土壤水力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生菜为供试作物开展2季盆栽试验.以CaSO4的饱和溶液为对照(CK),向去离子水中添加不同氯化盐形成电导率相同而阳离子组成不同的微咸水处理(分别为Na^(+)∶T_(Na)...
关键词:生菜 微咸水 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盐分 土壤结构稳定性阳离子比 
不同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西南农业学报》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刘哲 曹石榴 王娜 王欢元 孙增慧 罗玉虎 卢楠 李燕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内部科研项目(DJTD-2022-5,DJNY2022-15,DJNY2022-35)。
【目的】探明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陕西省眉县上王村开展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评估传统连续翻耕(MT)、深松—翻耕—深松(ST)及免耕—...
关键词:耕作处理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质 土壤结构稳定性 新增耕地 
滇东岩溶山地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异被引量:4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第3期95-102,132,共9页方薇 范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东岩溶高原云南松水源林产水功能恢复机理研究”(41661004)。
[目的]研究滇东岩溶山地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为岩溶脆弱生境土壤培肥、质量提升、水土固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滇东岩溶山地云南松纯林、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灌丛和原...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结构稳定性 岩溶山地 滇东 云南松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193-194,共2页刘哲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KCT-23)
为对比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陕西省富平基地温室大棚中设计盆栽试验进行对比培养,试验设置菌肥有机肥处理(BF)、有机肥处理(OF)、无公害施肥处理(NP)、常规施肥处理(CF)4个处理,利用湿筛法得到不...
关键词:施肥处理 土壤团聚体 盆栽试验 土壤有机质 平均重量直径 
三峡库区不同生境下桑树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持水性能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246-252,共7页于亚莉 史东梅 蒋平 丁文斌 
重庆市水利局项目"基于RUSLE模型的坡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重庆市水力侵蚀监测点背景侵蚀环境研究"的部分成果
为保证桑树在三峡库区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对该区砾石土、粗骨土、砾质土和扰动土4种生境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持水性能进行诊断,并探讨了各种生境障碍因素的改良途径。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容重表...
关键词:土壤结构稳定性 持水性能 土壤生境 桑树 三峡库区 
风水穴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子
《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第1期267-272,276,共7页陈建国 闫文德 项文化 
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38B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104-0116)
为探明风水穴地及其周围地块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机制,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长沙地区典型的传统风水穴地土壤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水穴地土壤结构稳定性高于周围地块,其中穴地土壤>2mm的水...
关键词:风水穴地 土壤团粒 稳定性 影响因子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被引量:20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6期31-35,40,共6页汪三树 史东梅 蒋光毅 郭宏忠 黄先智 彭旭东 甘雪莲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09A002);重庆市科委项目(CSTC2009AC1007)
以紫色丘陵区坡耕地4种典型生物埂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种生物埂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特点,并评价4种生物埂的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表明:(1)生物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孔隙结构,以花椒埂和桑树埂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
关键词:生物埂 土壤结构 抗蚀性 坡耕地 紫色丘陵区 
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凝聚的光散射研究被引量:10
《土壤学报》2012年第3期409-416,共8页朱华玲 李航 贾明云 田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96);博士点基金课题(20090182110017);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XDJK2009C058)和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0024)资助
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物质形态。本文在不同浓度的CaCl2作用下,对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动力学和凝聚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与否均强烈地依赖于体系电解...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体 光散射 动力学 分形维数 土壤结构稳定性 
滇池湖盆区露地蔬菜种植方式对农田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张小溪 张国盛 胡学柏 
国家水专项湖泊主题滇池项目面源污染控制课题(2009ZX07102-004-4)
研究露地蔬菜覆膜垄沟种植体系中2种不同的种植方式(膜上、膜侧)对滇池面山台梯地农田表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农田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膜上种植方式比较,膜侧种植方式对种植行0-5cm土层的容重、孔隙分布及>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
关键词:种植方式 露地蔬菜 农田 水土流失 滇池 湖盆 土壤结构稳定性 水稳性团聚体 
不同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16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于兴修 马骞 刘前进 张含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877);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GG10006015);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011019)
以沂蒙山区的棕壤为例,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在分析比较5种典型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土地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全氮(N)、全磷(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山楂园和侧柏林较好,金银花和荒草地...
关键词:沂蒙山区 模拟降雨 土壤结构稳定性 侵蚀泥沙 氮磷流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