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派

作品数:4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观泉朱晓玲唐宝林刘晓静叶尚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外文摘》《现代中文学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党史纵横》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瞿秋白的三种译文集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5期9-12,共4页朱正 
鲁迅1935年编印的《海上述林》与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8卷,是瞿秋白留下的需要重新评估的翻译遗产。前者所收的高尔基文学论文多为苏联官方的宣传品,瞿秋白翻译它们,只是为了表白自己对斯大林的一片忠爱...
关键词:瞿秋白 鲁迅 斯大林派 托洛茨基派 《海上述林》 《瞿秋白文集》 《瞿秋白译文集》 
被尘封的中国托派
《中外文摘》2011年第17期56-57,共2页河西 
1936年6月,鲁迅收到了一封私信和几份自印的刊物,随后,于6月9日,由病中的鲁迅口述,O.V.(即冯雪峰)笔录了一封答复,同时公开发表于《文学丛报》和《现代文学》,这就是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不太著名的是,《且介亭杂文·末编》中署...
关键词:托洛茨基派 陈独秀 托派 郑超麟 日本人 鲁迅 共产主义 第四国际 共产国际 中国 
关于鲁迅扣给胡秋原的两顶“帽子”被引量:3
《粤海风》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叶德浴 
不少研究者认为,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一文中给胡秋原扣上两顶帽子,一顶是"在马克思主义里发见了文艺自由论",一顶是"在列宁主义里找到了杀尽共匪说"。秋石同志在《胡秋原与鲁迅的论战与纠葛》中(《粤海风》2008年第5期)也持此见,并...
关键词:文艺自由 马克思主义者 鲁迅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冯雪峰 瞿秋白 列宁主义 托洛茨基派 帽子 社会民主主义 
共产国际与中国抗战时期的反托洛茨基派运动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1期56-67,共12页王新生 
抗战时期,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两次打算调整对中国托派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苏联"肃托"斗争的影响,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干预下,中共对中国托派政策的调整被打断。中共在"反托"运动中出现的失误,共产国际应负主...
关键词:共产国际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托派 
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原因再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13-15,共3页朱晓玲 
本文在肯定陈独秀参加托派的主观原因的同时,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陈独秀的错误的处理上有失误;二是"陈独秀派"对陈独秀的积极拉拢和托洛茨基为陈独秀的开脱...
关键词:陈独秀 托洛茨基派 客观原因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派 
从列宁反对“革命空谈”说开去
《北京党史》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魏立帅 
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列宁领导俄共(布)又一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时候.“托洛茨基派”“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派别却挑起了一场关于工会问题的党内大争论.严重分散了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精力。
关键词:列宁 革命 经济建设 托洛茨基派 俄共(布) 民主集中 党的工作 国内战争 
我所认识的刘仁静先生
《世纪风采》2008年第8期28-29,共2页许进 
日前,我读到刘文澜女士所撰《父亲刘仁静的“监护”岁月》一文,对刘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境遇有了详细的了解,也唤起了我对刘老的回忆。我是从中学课本上第一次知道刘仁静的,当时的课本上介绍说陈独秀和刘仁静是中国“托派”的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  先生 中学课本 托洛茨基派 托派 陈独秀 
高尔基是如何去世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2003年第12期2-2,共1页华强 
1936年,一代文豪高尔基与世长辞。高尔基去世不久,前苏联政府突然宣布高尔基系被无产阶级的敌人谋杀而死。1938年3月,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对“右派和托洛茨基派反苏维埃联盟”进行了公开审判。谋害高尔基案是审判的内容之一。 站在被告席...
关键词:高尔基 布哈林 苏维埃 苏联政府 莫斯科 托洛茨基派 联盟 斯大林 无产阶级 公开审判 
关于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与托洛茨基派关系的最新争论述评
《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28-32,共5页陆晓禾 
随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崛起 ,其思想渊源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已有许多文章论及新保守主义者与托派的关系 ,最近因托派第四国际的出面辩解而更引人注目。以极右派面目出现的美国新保守主义精英与以极左派著称的托洛茨基主义第四国际之...
关键词:美国新保守主义者 托洛茨基派 第四国际 
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被引量:1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6-38,48,共4页朱晓玲 
本文在肯定陈独秀参加托派的主观原因的同时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 :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陈独秀错误的处理上有失误 ;二是“陈独秀派”对陈独秀地积极拉拢。
关键词:陈独秀 托洛茨基派 客观原因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派 党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