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赫留朵夫

作品数:14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倩倩金钢陆明芳罗薇杨宁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科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享受孤独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郁梓玥 杨红军(指导) 
孤独,并不是孤僻,而是在这个信仰失落、文化缩水、精神迷范的年代,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净土,保持生命本来的色彩。它可以是子然一身,身边缺少家人朋友相伴,如老人圣地亚哥孤身在海上与大鱼搏斗的孤独,又如科波菲尔在成长路上无人陪伴...
关键词:聂赫留朵夫 格里高尔 圣地亚哥 内心世界 信仰失落 孤独 
浅论小说《复活》的艺术得失
《新纪实》2021年第1期15-17,共3页熊春芳 
不少评论家和翻译家都认为,小说《复活》批评矛头指向的是沙皇官僚、官方教士、贵族代表,对此本文提出不同看法。作家之所以浓墨重彩地描绘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只是因为他自己处身于这个社会,因而比较了解。而他对下层社会的理解,...
关键词:复活 托尔斯泰 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 俄国 
从斯芬克斯因子看聂赫留朵夫的觉醒
《文学教育》2020年第28期56-57,共2页赵亚丽 
《复活》描写了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觉醒。聂赫留朵夫是斯芬克斯因子矛盾共同体,通过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激烈的斗争与冲突,使他的人生历经了人性因子主导、兽性因子掌控、人性的觉醒三个不同阶段,最终凭借人性高级因子对兽性低级因...
关键词:《复活》 斯芬克斯因子 聂赫留朵夫 觉醒 
生态批评视域下对比研究《复活》和《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的救赎之路
《甘肃高师学报》2019年第3期17-21,共5页牛慧 
《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文明中,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两个人却都经历了一场关于精神和灵魂的救赎之旅。文章以生态批评的角度,从二者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矛盾关系博弈...
关键词:聂赫留朵夫 阿米尔 救赎 生态批评 对比研究 
自我的追寻: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原型新释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00-102,106,共4页杨珍珍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以精妙的心理写作手法,演绎了一部男主人公心灵艰难挣扎的辛酸史。从荣格原型理论角度分析,则投射出他成长不同阶段的深层心理结构,展现出其人格面具与阴影之间复杂的动态对抗,最终自我在上帝和阴影的整合中达到平...
关键词:聂赫留朵夫 原型 阴影 人格面具 自性 
在人性与兽性之间挣扎——光源氏与聂赫留朵夫形象比较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4-68,共5页唐红英 钱澄 
周有光语言文化学术研究项目(ZYG00170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759)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起源于动物界,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只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仇》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虽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
关键词:光源氏 聂赫留朵夫 人性 兽性 
复活(节选)
《阅读》2017年第32期27-32,共6页列夫·托尔斯泰 
玛特维·尼基契奇也终于来了。于是民事执行吏,一个身体消瘦、脖子很长、步子歪斜、下嘴唇也往一边撇着的人,走进陪审员议事室里来。这个民事执行吏是老实人,受过大学教育,可是任什么职位也保不牢,因为他常发酒狂症。三个月前他妻子的...
关键词: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 陪审员 
《复活》中的基督教婚姻伦理研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6年第8期50-,共1页朱峰樟 
引言:《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这篇小说中通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自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的情感纠葛,来讽刺当时俄国上层社会婚姻关系的混乱和下层劳动者在婚姻关系中的真诚、风险和爱的情感,充分突出了...
关键词:《复活》 婚姻家庭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列夫·托尔斯泰 男主人公 情感纠葛 伦理研究 上层社会 婚姻生活 
托尔斯泰《复活》儒家修身成人思想略论
《殷都学刊》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朱保安 
托尔斯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晚年代表作《复活》是他世界观巨变的结晶,淌溢着对"仁政德治"社会的企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纯洁—沉沦—犯罪—复活的心路历程,诠释了中国先秦儒家内省、克己、力行等修身成人思想,对世人理想、目标的追...
关键词:托尔斯泰 聂赫留朵夫 儒家思想 
托尔斯泰作品《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改革探索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5Z期68-69,共2页付春红 李娜 
北华大学教研项目“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在俄国农村,封建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仍长期并存,大多数农民依旧挣扎在死亡线上,生活苦不堪言。托尔斯泰把自己的改革理想和实践赋予作品中,以期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农...
关键词:叶卡捷琳娜二世 聂赫留朵夫 喀山大学 封建农奴制 资本主义经济 洛夫 《童年》 改革探索 尤里 俄土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