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之争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丁鼎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读书》《史学集刊》《史学月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辞采与门第:唐代赏石的牛李之争被引量:1
《读书》2023年第12期79-86,共8页黄晓 刘珊珊 
邵博(?至一一五八)在《邵氏闻见后录》中有一条笔记,记录了中唐名相牛僧孺和李德裕的一段赏石逸事:“牛僧孺、李德裕相仇,不同国也,其所好则每同。今洛阳公卿园圃中石,刻奇章者,僧孺故物;刻平泉者,德裕故物,相半也。”邵博生活的宋徽宗...
关键词:牛僧孺 辞采 李德裕 赏石 逸事 
“牛李党争”散论被引量:4
《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14-20,共7页丁鼎 
本文对“牛李党争”这一影响中晚唐政局甚巨的历史公案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新的考论,首先,文章认为两党之间的斗争并非什么士庶之争、科第之分与政见之争,而是由家族、师生、同门及个人恩怨等关系而形成的不同的官僚集团之间为...
关键词:牛李党争 李德裕 李逢吉 牛僧孺 两《唐书》 《资治通鉴》 《旧唐书》 《唐鉴》 《通鉴》 牛李之争 
辨牛李之争与士庶斗争之关系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92-99,共8页王炎平 
近几十年来,有一种意见,以为牛党代表进士科出身之庶族地主,“李党”代表维护门阀制度之士族地主,前者新兴,后者没落,故同情牛党,批判“李党”。这是惑于某些表面现象,从概念出发,并未仔细考察唐世土庶关系之真象,亦末全面检核有关人物...
关键词:进士科 门阀制度 庶族地主 牛李之争 表面现象 党代表 检核 《新唐书》 科举制 《旧唐书》 
派性考略
《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120-134,共15页唐振常 
派性是由宗派产生的。毛泽东同志说:“宗派,我们的祖宗叫作‘朋党’,现在的人也叫‘圈子’,又叫‘摊子’,我们听得很熟的。”本文目的。在于论证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几次朋党斗争,他们的派性之异同。这里仅就东汉的党锢之祸、唐朝的牛李...
关键词:李德裕 王安石 宦官 朋党斗争 党人 太学生 牛僧孺 党锢之祸 新旧党争 牛李之争 
唐朝牛李之争的政治意义
《史学月刊》1953年第8期1-4,共4页刘尧庭 
一、安史乱后唐代社会中的严重问题从唐穆宗李恒时代开始,到唐宣宗李忱时代为止,几十年间,在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官僚群中,曾出现了一部份以李德裕为首的和另一部份以牛僧儒为首的朋党倾轧。李德裕党排斥牛僧儒李宗闵、李宗闵牛僧儒党反过...
关键词:政治意义 牛李之争 李吉甫 李德裕 政治野心 政治主张 公元 南北朝 李宗闵 武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