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

作品数:983被引量:49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泉开傅杰青禹宽平傅缨杨福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西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晚晴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糖尿病那些事儿
《晚晴》2017年第11期80-81,共2页林墨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糖尿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为唤起全世界对糖尿病危害的关注,自1991年起设定的纪念日。11月14日是加拿大科学家班廷的生日,班廷于1921年发现了胰岛素,并因此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
关键词:糖尿病 班廷 联合国糖尿病日 诺贝尔医学奖 世界糖尿病日 事儿 胰岛素 世界卫生组织 饮食结构 生活水平 
屠呦呦:青蒿一握,痴迷一生
《晚晴》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兰梦田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屠呦呦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位女性科学家。屠呦呦自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她的名字便传遍大街小巷。“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她的人生同蒿草结下不解之缘,...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诺贝尔医学奖 国家科技奖 女性科学家 银行职员 青蒿素 宁波市 浙江省 
这些传染病还未被人类攻克
《晚晴》2015年第11期112-113,共2页郗昊 王艳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她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其实,纵观医学界,除了疟疾,科学家们已攻克了许多原先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传染病,如霍乱、天花、...
关键词:传染病 诺贝尔医学奖 人类 青蒿素 科学家 肺结核 疟疾 
生命医学解析——不生病的秘密 养命,养生,养细胞——备受推崇的新活法
《晚晴》2012年第6期2-2,共1页管秋晗 
纽约洛克斐勒大学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家京特·布洛贝尔因发现蛋白质带有控制其在细胞中传输和定位的信号的先驱贡献荣获1999年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这一成就启发了各国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细胞与生命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瑞典...
关键词:活性蛋白 蛋白质 昆虫蛋白 细胞免疫 体细胞 诺贝尔医学奖 蛋白源 生病 子宫肌瘤 生物酶解 
生命医学解析——不生病的秘密 养命,养生,养细胞——备受推崇的新活法
《晚晴》2012年第4期64-64,共1页管秋晗 
纽约洛克斐勒大学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家京特·布洛贝尔因发现蛋白质带有控制其在细胞中传输和定位的信号的先驱贡献荣获1999年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这一成就启发了各国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细胞与生命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瑞典...
关键词:蛋白质 诺贝尔医学奖 细胞 分子生物学 养生 生命存在 解析 传输机制 生病 信号 
废气变宝! 一氧化氮竟成心脑血管病救命良药
《晚晴》2011年第12期42-42,共1页
新闻背景:2006年9月5日,CCTV2突然中断了正常节目,直播了美国人路易斯·伊格纳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场演讲。演讲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聆听演讲的有卫部、科技部的领导,中国医学界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全国各权威媒体的记者,引起了很...
关键词:一氧化氮 心脑血管病 诺贝尔医学奖 硝酸甘油 心脑血管疾病 获得者 废气 诺贝尔奖 路易斯 糖尿病 
诺贝尔奖得主多长寿
《晚晴》2010年第11期43-43,共1页李仲文 彭臻玉 
"备受关注的2010年诺贝尔奖一个个揭晓,人们在关注奖项花落谁家之时,也注意到了那些顶着花白头发、却有着年轻笑容的老科学家。"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高龄长寿者不乏其人: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85岁;里奥尼德·赫维克兹200...
关键词:诺贝尔奖 诺贝尔医学奖 健康长寿 科学家 运动后心率 生活 诺贝尔经济学奖 提高免疫力 抗衰老 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