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分析

作品数:91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周长银王超辉杨晖王超丁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成语法和构式语法互洽之可能——以词汇—构式语用学视域的反义歧义分析为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40-150,共11页侯国金 徐玲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语言库藏类型学和词汇—构式语用学的融合研究”(18YJC740054)。
尝试从形式派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派的构式语法这两个不同角度例析反义歧义现象,发现各自解释之缺憾并指出两派在分析中表现出学理和运作的相通性,而且都需要语用干涉才能更好地呈现诸如反义歧义句之深层歧义发生机制及解读程序。认为...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 构式语法 反义歧义句 语用干涉 词汇—构式语用学 
"N+不/没/没有+V"的歧义分析与消解
《文学教育》2022年第11期122-124,共3页薛慧君 
吕叔湘(1952)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现象是一种语言表达上应该避免的现象.《语法修辞讲话》第五讲"表达"板块的内容涉及到汉语的歧义现象,作者举例分析了一些歧义的实例,例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物了",也可以理解为"...
关键词:"N+不/没/没有+V" 歧义格式 歧义消解 
情不知其所起--韩愈《晚春》诗意的歧义分析
《语文教学之友》2022年第3期26-28,共3页刘杰 王前程 
韩愈《晚春》被编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在这首诗中,韩愈一改“奇崛险怪”的诗风,选取草树、杨花、榆荚等意象,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尽刻画,于伤春之际见新意。诗歌表达的情感一直众说纷纭,“惜...
关键词:韩愈 《晚春》 诗意 朦胧 
面向新时代的人民日报语料中文分词歧义分析被引量:3
《情报科学》2021年第11期103-109,共7页彭秋茹 王东波 黄水清 
【目的/意义】对近几年的人民日报语料中文分词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总结新时代的中文语料在分词歧义方面的规律,提高分词效果,促进中文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2015年以后的共4个月新时代的人民日报...
关键词:中文分词 分词歧义 新时代人民日报分词语料 切分变异 中文信息处理 
层次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文化》2021年第8期103-105,共3页吴月 
本文基于句法构造层次性的基本特点,从结构、功能、意义三个角度介绍层次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体的句法结构实例进行讨论,并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言现象进行说明,以期...
关键词:层次性 层次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歧义分析 
「子张问崇德、辨惑」注解梳证
《汉字文化》2020年第23期1-2,共2页于佳楠 
《论语·颜渊》一共分为二十四章,大都谈及孔子几位弟子问他怎样才是仁的问题。本文选取其中一句,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从版本校勘,...
关键词:版本校勘 注释考证 歧义分析 
副词“就”的歧义分析
《名家名作》2019年第11期95-97,共3页段怡璞 
主要探讨了副词"就"与数量成分搭配时出现的一些歧义现象,并对这些歧义现象进行了主观量、基于语义指向的认知凸显问题和句末助词"了"的隐现问题的分析,理清"就"字句出现歧义的原因,从而实现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副词“就” 主观量 语义指向 认知凸显 助词“了” 歧义 
“NP1+V得+NP2+VP”句式歧义分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140-142,156,共4页方甜 彭家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句法语义互动中的功能成分研究(13BYY001)
"NP1+V得+NP2+VP"这一结构内存在主句与从句的关系,句式包含有两个名词性成分和两个谓词性成分,从语义上来看,它包含了两个事件过程、两个参与者,而当某一参与者可以被理解为有多个语义角色又或者中心动词V可以陈述多个对象时,就易造成...
关键词:"得" 语义 词汇 歧义 消歧 
“别+V”歧义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5期170-171,共2页张凯倩 
校创新项目:“别+V”歧义结构考察(项目编号:2018YXJ462)的经费支持,谨致谢忱
'别+V'是有歧义的。举例来说(1)'你别吃。'可以表示a说话人对听话者的提醒,即'吃'这个动作还没有发生,说话人提醒对方不要去吃;也可以表示b说话人对听话者的劝阻,即'吃'这个动作已经发生,说话人想要制止对方'吃'的这一行为。这是我们一...
关键词:歧义现象 汉语句法 同音词 现代汉语 同音同形词 朱德熙 语气副词 
“那个+NP+你+VP+点儿”结构的歧义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6期215-215,217,共2页袁浩凤 王美玉 
本文主要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对"那个+NP+你+VP+点儿"这一结构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一些语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构产生的一些句子有歧义,而其产生的另外一些句子没有歧义。因此,本文从语义结构、语义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个结构的歧...
关键词:歧义 语义结构 语义特征 “那个+NP+你+VP+点儿”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