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配伍

作品数:35被引量: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程昭寰王永炎岳仁宋杨丽华周海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天津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四川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气味配伍理论探讨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组方特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5年第3期468-473,共6页张钰欣 张小虎 翟双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5);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2000,2022FY102002)。
目的基于气味配伍理论对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组方特点进行研究。方法运用Excel、R语言对FangNet平台中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症状、药物的性味进行频数和关联分析,运用气味配伍理论对结果进行阐释。结果高血压病以头晕为主要临床表...
关键词:气味配伍 名老中医 高血压病 组方特点 《黄帝内经》 象思维 
喻昌甘寒通络法探析及临床应用
《四川中医》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辛宇航 张福利 苏金峰 孙晶 师佳莹 宋双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ZYW2022-023;ZYW2023-016)。
“甘寒通络”由喻嘉言首次提出。喻氏认为甘寒配伍一可清热息风,二可润燥补虚。喻氏将甘寒通络法用于胃阴亏虚之证,以生地、麦冬等甘寒之品息风清热、润燥补虚;对于胃阴亏虚夹杂痰浊湿热瘀血等邪气的复合证型,除了以甘寒息风清热通络、...
关键词:喻昌 甘寒通络 气味配伍 虚风 阴伤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浅析叶天士治疗脾胃病气味配伍应用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5期937-940,共4页刘宪克 宋素花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SDYKC20054);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鲁卫函[2022]93号)。
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和五味。气味配伍理论在方剂配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媲美君臣佐使理论,简单易学且其疗效显著,受到历代医家的青睐。叶天士对药物气味配伍理论研究颇深,不仅继承前世医家对气味配伍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叶天士 脾胃病 气味配伍 经方 临证指南医案 
肝阳虚临床证治辨析及气味配伍理论在肝阳虚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6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5期883-886,共4页张晓晖 刘洋 肖永华 
肝阳虚证理论源流久远,然至明清以后,众多医家对肝阴虚、肝血虚较为重视,而使肝气虚、肝阳虚的证候常被忽视,所用方药亦论述不足。本文结合肝的生理功能,总结肝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易于疲惫、肝经失于温煦以及易现寒热错...
关键词:肝阳虚 治肝三法 辛味药 酸味药 甘味药 气味配伍 
从《温病条辨》的气味配伍理论探求方中之法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1期76-78,共3页阮雅清 李晶 
山西省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9SY-506);山西中医药大学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究项目(2019PY-176);李晶山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0035)。
气味理论是关于药物四气五味的学说,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框架。气味配伍理论是以药物气味为基,通过气味间的配伍制方以纠偏调平。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突出方中主药的性味属性或效用来注解方剂特征、确立治法,进而随法用气味组方,继承发...
关键词:气味配伍 气味理论 温病条辨 方中之法 理论应用 
基于气味配伍理论辨治儿童血尿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7期884-886,共3页张凯 任献青 霍桢毅 丁樱 张博 张霞 
河南省科技厅课题(172102310061)-基于代谢组学和中医辨证量表的过敏性紫癜常见中医证型代谢物的研究。
血尿为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严重者可累及肾脏。中医认为血尿本质病因以热为主,病程中又常夹湿、瘀、虚等兼证或变证。气味配伍理论经历史发展较为成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该理论是运用药物的气味偏性来调节阴阳五行...
关键词:气味配伍 儿童 血尿 
浅析气味配伍治疗消渴痞病之理论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王晶 岳仁宋 汪晓敏 刘蕊蕊 杨茂艺 
中药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四气五味"是药物本身之特性,即"药之本",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然现临床医家中药配伍多强调君臣佐使,对于气味配伍的运用少之又少,故笔者从气味配伍角度探...
关键词:消渴痞病 气味配伍 理论探讨 
气味配伍理论在温病辨证体系下的应用与意义初探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李三念 廖忠筹 张福利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41741)
通过研究气味配伍理论的内涵和叶天士、吴鞠通两位温病医家的相关文献,探索总结气味配伍理论在温病学"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下的具体应用规律,说明温病学对于气味配伍理论的发展成就与其特有的辨证体系息息相关。而在面对卫气营血、...
关键词:气味配伍 温病学辨证体系 理论应用 
气味配伍是方剂疗效的基础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1期5071-5073,共3页王淞 李春巧 鞠翡翡 刘桂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
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药物四气五味及其主治作用,以及药物配伍机理的一门学说。气味决定药、食之性用,可充养人形,气味失调可致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而发病,通过气味配伍可纠偏调平以治病,以气味理论确立了诸...
关键词:气味理论 气味配伍 疗效基础 
浅议方剂配伍理论被引量:2
《四川中医》2018年第7期57-58,共2页王攀红 王倩 任杰 
方剂配伍是中医方剂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以君臣佐使作为首要的组方之原则并且延续至今,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但也存在争议。有医家把七情和合与气味配伍等也归于方剂配伍理论。然而方剂多维气味配伍理论,是值得我们去认识的,其涉及...
关键词:方剂 配伍理论 多维气味配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