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史

作品数:30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萌陈正洪吴灿郑秋红许小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家科技(乡村振兴)》《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辩证法研究》《气象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象日新: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4期745-748,共4页刘洪君 惠富平 
2023年10月20—22日,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承办。会议以“...
关键词:中国科技史 中国气象局 气象科技史 气象服务 气象文化 人文学院 法政学院 气象史 
国际视野、中国故事——“气象与气候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S01期80-84,共5页严蜜 孙炜毅 
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2021NSDJG072)。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是通过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价值引领的过程.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气象与气候学”的教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四大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 气象与气候学 气象史 
中国近现代气象科技发展与科学家精神的形成——在工程学的视域内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3期131-136,共6页郭建福 陈正洪 
中国气象局创新专项“气象科技文化遗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CXFZ2022J075);中国科协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章淹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研究”(CJGC2019-F-Z-CXY02)。
从工程学的视角阐述了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科技发展历史。由于气象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工程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近现代气象史的另一个特征是气象领域的科学家精神产生、发展、成熟的进程,中国气象事业的...
关键词:工程学 气象史 工程化 科学家精神 进程 
“党史+气象史”沉浸式情景党课的设计与实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263-265,共3页姜鹏 孟莹 郜凌云 刘斌 贾越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科研项目(2022CMATCQN12)资助。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开发“党史+气象史”沉浸式情景党课,以党史时间轴为线索,聚焦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同时融合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合革命志士英雄事迹,以“四个历史时期”和“四个伟大飞跃”作为核心...
关键词:党史 气象史 沉浸式 情景党课 
口述档案在大连气象史研究中的意义与思考
《兰台世界》2022年第S01期15-16,共2页周龙 宋军 宋秀瑜 
大连市气象局2021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dlqk202113)
2018年1月,大连气象站被认定为中国百年气象站,2019年6月,又被认定为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它见证了大连气象发展的历史,蕴含着大连独特的生态文化信息,为气候变迁、生态变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数据,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人文价值。...
关键词: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台站 口述档案 气候变迁 半殖民地半封建 气象站 生态变化 气象史 
张謇的气象实践及其贡献被引量: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9-73,共5页何桢 陈正洪 王志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19)。
张謇是中国近代气象建制化的重要先行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他在倡导新农业、经营垦牧、治理淮河中与气象结缘,在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服务、农业气象、气象人才培养、气象科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他的实...
关键词:张謇 气象史 中国近代气象 
古人如何御冬被引量:1
《农村农业农民》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雷册渊 
北方冰天雪地、南方阴风冷雨的冬天又来了。而每年入冬之后,冷空气的到访也会愈加频繁。在中国五千年的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寒潮给人们带来了刺骨的寒冷,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在瑟瑟寒风中,人们不禁会想,在科技及御...
关键词:古人 寒冷期 冷空气 气象史 火墙 取暖 壁炉 
气象史学科建设的坚实一步——《气象科技史》评介
《气象科技进展》2016年第2期75-75,共1页贾朋群 张萌 
2015年末,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让中国学术界在激动过后,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遗产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意义和作用是否要重新审视?一些其他领域类似屠呦呦挖掘的基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否还有待开...
关键词:科技史 屠呦呦 中国传统科学 科技发展 历史遗产 信息工程大学 罗斯贝 涂长望 技术发展 赵九章 
吕炯:在WMO公约上签字的中国人
《气象知识》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庄肃明 
这是一张看似平常而且模糊的会议合影,但这张照片却在中国近代气象史上定格了一个历史瞬间。1947年9—10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各国气象局长会议,当时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局长吕炯应邀率团出席,并代表中国政府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公...
关键词:中国人 公约 WMO 世界气象组织 中国代表团 国民政府 中国政府 气象史 
气象科技发展历程的若干回顾及启示被引量:11
《气象科技进展》2014年第6期6-12,共7页许小峰 张萌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科技史研究"项目
探索大气层及其演变规律,科学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是人类适应环境、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在回顾大气科学发展史多个关键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气象学界著名的挪威学派、芝加哥学派产生和发展情况及近代中国气象学者对于大气科学学科发...
关键词:大气科学 气象史 发展 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