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科学

作品数:78被引量:14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相关作者:钱兆华严火其王前樊洪业林文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天人合一看中国传统科学的生成特点
《哲学进展》2023年第11期2304-2310,共7页李丹凤 
本文以天人合一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传统科学的生成特点,从整体性科学认识、道德型科学知识和收敛式的科学思维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讨论了整体性科学认识,包括宇宙观的整体性、循环和变化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其次,探...
关键词:天人合一 传统科学 生成特征 整体性 道德型知识 收敛式思维 
《博物志》对推进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宏德学刊》2023年第1期239-249,共11页陈玲 许晓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会要》科技思想的搜集、整理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21BX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博物志》是晋代张华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该书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研究自然哲学的一种知识形态。《博物志》充分展示了魏晋时期天文、数学、农学、物理、化学的前科学知识,这种知识形态对推进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博物志 中国传统科学 前知识形态 
让历史的光照亮中国科学前行的路
《旗帜》2022年第7期91-91,共1页钮钦 
“格致”一词源自南宋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直到清朝初期,中国人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仍局限于传统儒家理论体系中。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传统科学逐渐向近代科学演变。从“格致”到“科学”的转换,既是语言概念的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科学 语言概念 格物致知 清朝初期 中国近代科学 格致 传统儒家 思想观念 
经典历久而弥新——读周瀚光《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韩文版)有感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99-100,共2页吴东铭 
周瀚光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科学思想史研究专家,其研究领域涵盖中国传统科学、诸子哲学及佛教、道教等诸多方面.①最近,其早年专著《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由韩国草堂大学任振镐(■)②教授译为韩文,经由韩国知识人(■)出版社于2016年11月在...
关键词:先秦数学 出版发行 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科学 历久而弥新 不揣浅陋 科学思想史 学术专著 
中国科学的生成特征及其编史学启示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4期36-42,共7页郝新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方对新疆的地理考察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8BKS137)
中国传统科学基于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原则,试图在整体流动与转化中理解和把握自然,社会、自然与人融通一体,认知与价值合而为一,具有鲜明的生成特征。阴阳五行学说则构成了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算学、医学、农学的生成论模型。中国天...
关键词:中国传统科学 生成 编史学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科学最具代表性门类之一
《现代养生》2017年第4期3-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明确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科学 中医药发展 传统医药文化 主任 中华民族 中医药事业 党中央 
哲学视阈下中西方科学发展差异的成因探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6年第12期23-26,共4页丁彦杰 管少康 公维贵 
以"李约瑟之问"为导入点,主要分析哲学因素对中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响,揭示中西方科学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旨在阐明不同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各自不同哲学思想因素密切相关。分析了近代科学的特征,同时揭示了中国传统科学的两大特性:具体学科上...
关键词:西方近代科学 中国传统科学 差异 哲学思想原因 
由“李约瑟问题”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9-21,共3页胡昕雯 
"李约瑟问题"所探讨的关于为何拥有泱泱历史五千载和辉煌灿烂文明的中国竟没有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孕育和落生的土壤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对比结合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与特点,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观、社会制度...
关键词:李约瑟问题 文化传统 技术特点 教育传统 
气象史学科建设的坚实一步——《气象科技史》评介
《气象科技进展》2016年第2期75-75,共1页贾朋群 张萌 
2015年末,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让中国学术界在激动过后,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遗产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意义和作用是否要重新审视?一些其他领域类似屠呦呦挖掘的基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否还有待开...
关键词:科技史 屠呦呦 中国传统科学 科技发展 历史遗产 信息工程大学 罗斯贝 涂长望 技术发展 赵九章 
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能力要素
《文学教育》2016年第6期182-183,共2页曲倩倩 
西安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W27的部分成果;2014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综合课程改革项目(翻译)的部分成果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道、儒、佛及诸子百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关键词:中医文化 跨文化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特色 中国传统科学 养生防病 人文精神 跨文化传播 中医药文化 人文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