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

作品数:1934被引量:101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繁仁王绍波李雷唐善林王博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画史中的犬马与鬼魅之辨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4期5-22,共18页刘成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17ZD03)成果。
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习惯于围绕某一本质性的概念建构述史体系,但事实上,这一历史并没有实现概念化。许多关于美和艺术的重要主张,往往只是见于历史记述的某次日常性事件或对话中,如韩非子的犬马与鬼魅之论。从中国画史看,...
关键词:气韵生动 画题 虚与实 观念重构 鬼魅 视觉感知 艺术史研究 现代形态 
何为气韵,如何生动?——传统美学与当下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愿景
《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2年第12期3-13,共11页陈林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动态数据库建设”(19ZDA271)。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传统美学所追求的“气韵生动”美学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书画艺术强调生命之气运转流转的节奏(“同声相从”)与和谐共振的韵律(“异声相应”)。这一美学理想包蕴的生动、神韵,也正是电影媒介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生命...
关键词:气韵生动 中国电影 叙事特征 镜头语言 生命意识 
诗画之分与文类政治——菲诺洛萨、冈仓天心与气韵美学的现代发生被引量: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第4期152-158,共7页吴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艺术理论发展研究”(22ZD04)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于近代“气韵生动”跨语际阐释的起源事件,从文类政治的视角考察菲诺洛萨与冈仓天心的相关论说。菲诺洛萨抨击中国绘画与诗歌音乐相通的时间属性,却从反面启发了后继者冈仓天心。冈仓天心则通过“气韵”为绘画这一空间艺术引入...
关键词:气韵生动 文类政治 冈仓天心 菲诺洛萨 
何为气韵,如何生动?--传统美学与当下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愿景被引量:7
《人文杂志》2022年第8期70-80,共11页陈林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动态数据库建设”(19ZDA271)。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传统美学所追求的“气韵生动”美学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书画艺术强调生命之气运转流转的节奏(“同声相从”)与和谐共振的韵律(“异声相应”)。这一美学理想包蕴的生动、神韵,也正是电影媒介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生命...
关键词:气韵生动 中国电影 叙事特征 镜头语言 生命意识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与方东树“气”论的互文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8-96,共9页韩清玉 黄长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17ZDA018);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西互鉴与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话语建构”(21RWZD03)的阶段性成果。
宗白华美学的关键词,包括气韵生动、节奏、空灵与充实、形式与内容等,可以与方东树“气”论中的“生气”“气韵”“章法”等概念形成互文关系。方东树认为诗文应与自然万物一样生气贯注,否则便成为“腐败臭恶”的死文,宗白华也主张艺术...
关键词:气韵生动 生命 形式 节奏 
山水画的精神渊薮与气化美学的生成
《中国美学研究》2021年第2期241-259,共19页刘毅青 廖芝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化美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当代意义”(项目编号:18BZW024)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金观涛对徐复观有关山水画之精神渊薮的辩难入手,引入加拿大华裔学者沈清松"山水是道的开显"的观点,探讨"气化山水"的运变机制"气韵生动",及其运动变化过程中山水画所承载的精神质素。山水画美学观念在气化山水思想脉络中生成与演...
关键词:气化论 山水画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的一次域外之旅——艺术与美学概念的民族性与普适性被引量:6
《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74-84,159,共12页刘旭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20ZD28)阶段性成果
朱光潜在翻译黑格尔《美学》时,使用了"气韵生动"这一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概念来翻译黑格尔的相关术语,不仅有贴切之处,而且对气韵生动内涵的深化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此案例说明,气韵生动此类美学与艺术学概念有其内涵上的二重性,即概念...
关键词:气韵生动 灌注生气 赋予灵魂 灵性 普适性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问题研讨——以邓以蛰为例被引量:1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4-128,共15页简圣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20BEX131)。
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现代早期美学研究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邓以蛰的美学研究有着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他试图在不对中国传统美学既有框架做大幅调整的情况下,仅凭借采用和借鉴若干西方现代学术话语就完成中国传统...
关键词:邓以蛰 中国传统美学 现代转化 内在理路 气韵生动 
论汉学家之于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意义——以阿瑟·韦利为例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20年第4期102-115,共14页杨莉馨 白薇臻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编号16BWW013)的阶段性成果。
在汉学家与英美现代主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被低估的背景下,本文以20世纪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为中心,探讨其汉学译介对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助推作用。作为标志着英国传统汉学向现代汉学转型的关键人物,韦利的翻译理念和实践与西方反思启...
关键词:阿瑟·韦利 汉学 英美现代主义 “气韵生动” 
“空灵”之相——赵无极绘画艺术的哲学解读被引量:2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9年第6期10-11,共2页梁嵩 
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常生活与艺术现代性”【16FYS003】研究成果;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教士与中国现代美术萌蘖的关系研究”【J14WJ16】研究成果;2013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2013187】研究成果
赵无极秉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沿袭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面貌。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气化流荡与虚实相生的同时,一种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画面便呼之而来,即"空灵"之相。
关键词:空灵 赵无极 气韵生动 虚实相生 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