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扣带回

作品数:162被引量:54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凌江姚志剑卢青汤浩徐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内脏痛及诱发负性情绪的神经回路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常晓丽 张海燕 张丽丽 陈少宗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H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05290,8237457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5006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专项(ZR2020ZD17)。
慢性内脏痛及其诱发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然而,与其相关的神经回路和机制仍是尚未解决的生命科学难题。前扣带回和杏仁核是处理啮齿类动物和人类慢性疼痛感觉和情绪成分的核心脑区,因此,本文...
关键词:慢性内脏痛 负性情绪 前扣带回 杏仁核 
早期炎症诱发青春期抑郁的机制-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树突棘被引量: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6期463-463,共1页Cao P Chen C Liu A 刘风雨(译) 
生命早期的炎症(如儿童期创伤感染等),显著增加个体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其发病机制不清。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免疫细胞,在脑内含量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课题组从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树突棘的角度,探讨早期炎症诱发...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生命早期 抑郁症 免疫细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青春期 前扣带回 神经元树突 
前扣带回皮质投射到伏隔核(ACC-NAc)调控疼痛与镇痛的社会转移被引量:19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4期281-281,共1页王佳昕(译) 刘风雨(校) Smith ML 
共情(Empathy)指接受和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情感状态,在社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共情曾被认为是一种仅在人类中存在的高级情感认知过程,但逐渐被认识到,许多物种都表现出进化上保守的共情行为,例如观察性恐惧。前扣带回皮质(ACC)能够编码关...
关键词:神经环路 情感认知 伏隔核 共情 情感状态 ACC 性恐惧 人的感觉 
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焦虑抑郁样情绪的机制——前扣带回24a/24b区的过度兴奋被引量:5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第5期335-335,共1页付苏 
疼痛常伴随厌恶的感觉及情绪,而当其发展成慢性痛时,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作为大脑皮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疼痛及情绪(特别是焦虑抑郁样情绪)的信息处理。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研究...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前扣带回 抑郁样 情绪 焦虑 过度兴奋 神经元兴奋性 大脑皮层 
电针改变CFA炎症痛大鼠前扣带回脑区神经元放电活动被引量:10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第10期737-742,共6页周萌萌 刘风雨 岳路鹏 蔡捷 廖斐斐 朱兵 景向红 万有 伊鸣 
科技部“973”项目(2013CB531905,2014CB548200,2015CB554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83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开放选题项目(ZZ04004)
目的:研究电针对炎症痛大鼠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4组:CFA炎症痛模型组加电针,CFA炎症痛模型组加假电针,对照组加电针,对照组加假电针。应用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记录在电针前、后...
关键词:炎症痛 前扣带回 电针 神经元放电 
抑制前扣带回T型钙通道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第7期540-540,共1页Shen FY 智慧 
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痛的重要机制。前扣带回(ACC)是中枢痛觉矩阵的重要成员。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过程中,ACC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抑制ACC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ACC被认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T型钙...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神经元兴奋性 钙通道 神经病理痛 长时程增强 前扣带回 中枢敏化 钙离子通道 痛敏 
尾巴截断降低前扣带回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依赖的长时程抑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第6期357-357,共1页张潺 
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慢性痛的发生。突触可塑性对于学习和大脑储存信息非常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关注ACC中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研究者采用多电极矩阵系统(64通道)的记录方法,研究尾巴截断后ACC长时程抑制(LTD)的可塑性变化。
关键词:长时程抑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前扣带回 截断 尾巴 突触可塑性 记录方法 ACC 
骨癌痛小鼠前扣带回的长时程抑制遭到损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第2期74-74,共1页陈文 
转移性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疼痛是骨癌痛,它预示着肿瘤细胞已经转移到骨骼并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寿命与生活质量。以往研究证实,脊髓背角在疼痛的传递与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有新证据表明前脑神经元[例如前扣带回(ACC)和岛...
关键词:前扣带回 骨癌痛 长时程抑制 小鼠 分子生物学机制 损伤 癌症患者 脑神经元 
NR2B mRNA在骨癌痛小鼠的前扣带回和脊髓中表达含量变化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年第12期739-741,745,共4页梅喜 黄东 
目的:观察骨癌痛小鼠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脊髓中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2B亚基(NR2B mRNA)表达含量的变化。方法:选用C57BL/6小鼠75只,随机分为癌痛组、假手术组、正...
关键词:NR2B 骨癌痛 小鼠 脊髓 前扣带回 
前扣带回皮层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年第2期112-112,共1页伊鸣 
电针广泛用于治疗疼痛等临床疾患。之前的研究提示,电针刺激频率、强度和治疗时程都可显著影响其镇痛效果。有证据提示,刺激部位也可能影响电针镇痛效果。Goldman N等报道,在一个炎症痛模型中,病灶局部电针镇痛效果好于病灶远处电针,而S...
关键词:电针镇痛 前扣带回 镇痛效果 皮层 治疗时程 刺激频率 刺激部位 神经病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