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卢卡奇

作品数:124被引量:1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邹之坤王雨辰王雨辰王志昂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年卢卡奇政治自觉建构的伦理转向——卢卡奇过渡时期文本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分析
《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李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艾利斯·扬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3YJC710051);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首都高校‘两个确立’日常生活化‘微’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XSZ2022ZC29);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023ESD08);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分配’实践对公平正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QNPY27)的阶段性成果。
卢卡奇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作为伦理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和之后的第一部作品《策略与伦理》,就布尔什维主义是否具有伦理的问题给出了两种对立的结论,因此比《历史与阶级意识》更能反映青年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思想过...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 伦理 政治责任 马克思主义 
作为理智诗作的论说文何以是一种艺术类型?——青年卢卡奇《论说文的本质与形式》解读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年第2期55-66,478,共13页张亮 
教育部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和范式转换研究”(22JZD005)阶段性成果
《心灵与形式》的纲领性论说文《论说文的本质和形式》集中体现了青年卢卡奇的世界观、文学观和哲学观。青年卢卡奇认为论说文与其他文本的根本区别在于形式,即表达心灵的个体化方式。在青年卢卡奇看来,论说文介于文学与哲学文本之间,...
关键词:卢卡奇 论说文 《论说文的本质与形式》 《心灵与形式》 
从阶级意识理论到组织理论——论青年卢卡奇政治哲学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被引量: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王雨辰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研究”(22AZD090);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湘人才发[2002]14号)。
卢卡奇认为西方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强调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破除那种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化的做法,把以变革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
关键词: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阶级意识理论 组织理论 
“总体性辩证法”辨析——兼论青年卢卡奇的自然观概念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7-39,共3页窦智 
在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卢卡奇以“总体性辩证法”恢复了被歪曲的马克思主义“正统”,阐述了历史辩证法,开启了“社会—自然”的全新的理解模式。其中“自然”概念也被视为青年卢卡奇构造历史辩证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第二国际 《历史与阶级意识》 自然观 
悲剧的形而上学:作为德国浪漫派后裔的青年卢卡奇
《理论界》2023年第5期51-57,共7页乔泓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青年卢卡奇的基本命题之一,心灵-形式的二元生活哲学与浪漫派的诗化哲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该问题在《悲剧的形而上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卢卡奇对悲剧进行了浪漫化、神秘化的处理,通过悲剧的“伟大瞬间”及“内在上帝”的纯...
关键词:卢卡奇 悲剧 浪漫哲学 反讽 伟大瞬间 内在上帝 
时间的空间化——再论青年卢卡奇的物化意识理论及其现代性价值
《理论界》2023年第3期8-15,共8页胡栋材 张路易 
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研究”(19JDSZK186)的研究成果。
青年卢卡奇沿着“商品—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的路径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性物化现象,时间的空间化则是物化意识生成及批判的关键。现代社会全面商品化、抽象化,时间的空间化则以合理化的劳动时间形式,从客体侵入主体、从...
关键词:卢卡奇 时间的空间化 物化意识 马克思 现代性 
为青年卢卡奇的自然观“辩护”——兼论辩证法的主体意蕴被引量: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潘智璇 
“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最为鲜明地表达了卢卡奇的自然观。而学界就此认为卢卡奇“只见社会,不见自然”的观点蕴含着“以苏解马”的思维范式。只有回归《历史与阶级意识》论述自然概念的实际语境,才能破除这一“幻象”。青年卢卡奇视域...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 自然观 辩证法 主体性 
青年卢卡奇的形式观及其伦理意蕴
《新乡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李凌晨 
“形式”在卢卡奇的美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式寄寓着现实,形式关切的背后是对现代性审美和人如何生存的伦理期许。新康德主义时期的卢卡奇局限于形式伦理的抽象性,将救赎传统经验价值瓦解的希望寄托在个体道德上。直到转向“...
关键词:卢卡奇 形式伦理 第二伦理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论青年卢卡奇理论阶段性的发展与完善
《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23-31,共9页张泽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俄罗斯文学》(九卷本)翻译与研究”(14210020078)阶段性成果。
青年卢卡奇理论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发展于德国传统学院派文艺批评的话语之中,以批判资本主义为立场,将“心灵与形式”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新康德主义的局限性,促使他接受了黑格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将“心灵与形式”进...
关键词:卢卡奇 新康德主义:总体性 马克思主义 
再探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展开向度及其逻辑演进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11-15,共5页潘智璇 
青年卢卡奇以总体性思想为核心原则,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集中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从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三重向度展开总体性思想,其意蕴在于廓清作为方法论本质的总体性与物化意识、作为认识论原则的总体性与阶级意...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 总体性思想 历史辩证法 无产阶级意识 关系本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