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

作品数:632被引量:82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姜永志谢启文张卫雷颖陈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年研究》2009年总目录
《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青年白领 人力资本 青年研究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偶像崇拜 影响因素分析 实证研究 目录 检索工具 
河南省近年来青少年问题调查透析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46-49,共4页高中建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2个地市的调查,探讨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河南省 普法教育 青少年学生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程度 透析 原因分析 家庭构成 
青年研究散议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97年第5期28-29,共2页孙抱弘 
一、未雨绸缪,瞻望青年研究新热潮 自70年代末迄今,对于青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热渐冷的过程;与此相应,青年研究的队伍亦由兴盛而萎缩。这,虽令人遗憾却仍属正常:因为70年代末青少年研究的热潮,主要是由于十年浩劫造成、积压了大量的青...
关键词:青年研究 应用研究 日常生活世界 跨学科研究 人的生存方式 “问题解决” 研究领域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成长 具体操作方法 
今日日本的青少年问题——[日]青少年白皮书(一九八九年)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90年第10期46-48,共3页邵道生 
青少年问题大致分为反社会问题行为和非社会问题行为。所谓反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诸如犯罪行为及不良行为之类的、对法律及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规行为;所谓非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闷居家中、无生活活力、拒绝上学、自杀之类的不能适...
关键词:问题行为 青少年问题 反社会 犯罪少年 刑事犯 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 触法少年 离家出走 
台湾学者对问题青少年对策的探讨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88年第6期35-37,共3页谭刚强 
台湾的青少年问题也有随世界趋势而不断加速增长的势头。据台湾政府方面的资料,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已占缉获犯罪人数的20%至30%以上。其中以盗窃罪者最突出,且多采用帮派团伙式并辅以暴力。而一般大众青少年,则因其自我意识...
关键词:问题青少年 青少年犯罪 台湾学者 青少年问题 台湾社会 对策 世界趋势 中国心理学会 自我意识 社会流动 
青少年、犯罪与司法(上)——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区域间筹备会议关于议题四的报告(北京1984年5月14日至18日)
《青年研究》1985年第2期50-53,共4页
导言 1-13.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关于议题四即青少年、犯罪与司法的区域间筹备会议是一系列区域间会议的第一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东道主,于1984年5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北京会议在由各次区域筹备会议...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 预防犯罪 青少年犯罪 联合国 犯罪问题 青年问题 会议 罪犯 教育制度 青年人 
日本的青少年科学研究
《青年研究》1984年第12期57-60,共4页谢昌逵 王家柏 
一九八二年底我们访日时就日本的青少年科学研究作过一些初步了解,现简介如下: 在访问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的时候,就询问了日本对青少年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状况。主人给了一份研究机构的名单:设在中央政府机构内的有:警察厅的警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科学研究所 青少年问题 调查研究 日本人 研究机构 综合研究 教育研究 对策 地方政府 
谁能引导他们?——当代香港青少年问题一瞥
《青年研究》1984年第7期54-62,共9页杨晓平 
一在六十年代以前的香港社会形态及传统道德中,“青年人”或“青少年”这些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成员只有三种——“儿童”、“成年人/大人”及“老人”。一九六四年夏,“披头四(Beatl’es)乐队”到香港演唱后,带来了所谓“新感性。”香...
关键词:青少年罪犯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犯罪 香港政府 犯罪青少年 黑社会 社会工作者 香港社会 青少年群体 青年人 
建立青少年统计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青年研究》1984年第5期23-27,共5页毕德钦 吴昂 
一、问题的提出不久前,我们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作了些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都难于掌握青少年的统计数字,对青少年诸方面情况以及总体情况心中无数,这显然不利于青少年研究工作的发展。青少年研究作为一门新的...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数据 实际工作 数量方法 当代青少年 自然科学 青少年问题 科学研究 研究工作 
青少年科学研究方法论笔谈会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83年第10期9-18,8,共11页邝海春 赵子祥 周路 张虹海 沈忠俊 彭斌 董锡健 王军 郑时森 文献良 刘永年 
我国将青少年问题当作科学来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为了使这项新开辟的科学研究事业能够沿着科学的轨道顺利地发展,必须明确它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重视解决青年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为此,我们用书信...
关键词:青年研究 青少年犯罪 研究方法论 青年学 问题研究 青年问题 研究对象 社会学 方法论问题 青少年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