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情结

作品数:87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帆陈宇宙邹白茹钟希高王君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潍坊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案戏”“公案小说”的法事书写体现的社会意识
《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148-153,共6页刘东辉 
元代“公案戏”和明清“公案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法事书写,作品中存在的“清官情结”,一定程度上对民众情绪起到了“解压剂”的作用。系统梳理并深入考察作品中的法事书写,对于认识特定历史情状及长期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学术探讨...
关键词:法事书写 清官情结 解压剂 社会意识 
“清官情结”文化探源被引量:1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11-114,共4页李志琴 
2017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晋规办字[2017]2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清官是中国戏剧中的类型人物。宋元至今,清官戏大量涌现并不断演绎,形成了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的“清官崇拜”情结。清官故事和清官崇拜情结何以能被民众喜闻乐见,千载传颂,从文化批评的视阈看这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中惩恶扬善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元杂剧 清官情结 惩恶扬善 法治公正 英雄原型 
况钟形象的历史变迁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44-51,107,共9页周扬波 黄越 
“青天况钟”这一历史形象是在真实的况钟其人基础上,由历代大传统和小传统合力塑造而成的理想官员典范。况钟生前以吏干称著,兼有清正之声,但亦有“刀笔余习”之讥评。明中叶之后,况钟形象的负面色彩日益淡化,而“况青天”形象在官方...
关键词:况钟形象 明代 清官情结 
“清官情结”是什么结?
《杂文月刊》2021年第12期40-40,共1页王俊良 
元朝名臣王恽,夜宿开封府衙,拂拭《开封府题记碑》,曾撰一讴歌清官诗,“拂拭残碑揽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鸟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如今,此诗频入学生试卷,“清官情结”换上应试华服,进了课堂。
关键词:清官情结 华服 开封府 
儒家文化圈中的“圣君清官情结”——以“韩国瑜现象”为例
《统一论坛》2019年第4期30-32,共3页邹顺强 
一、“韩国瑜现象”与“圣君清官情结”2018年年底,台湾刮起一股“韩流”旋风。这股“韩流”旋风受关注程度之高,超过了其他任何人、任何政党。作为这场“韩流”的主人公韩国瑜,则自然成为了“韩流”中心,成为拯救台湾人民于水火、受高...
关键词:清官情结 儒家文化圈 韩国 社会政治影响 “韩流” 台湾人民 台湾社会 社会关注 
秦腔剧《窦娥冤》中的“清官”情结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4期92-96,98,共6页彭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腔经典文学剧本整理与研究(15XZW038)
元杂剧《窦娥冤》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享誉中外,后经地方戏借鉴改编更是活跃于各大舞台。著名编剧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为秦腔名剧,其保留了悲剧性的"三桩誓愿",并且将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将窦娥的冤魂向...
关键词:秦腔剧 《窦娥冤》 清官 反思 
《柳秀才》传统文化解读
《蒲松龄研究》2018年第2期72-76,共5页赵礼臻 盛志梅 
《柳秀才》以简短的文字,述说了柳神甘愿自己承受蝗害而保全农民庄稼的感人故事,篇幅虽短,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侠意象、文人形象、柳崇拜、清官情结等。在柳秀才解救沂水县百姓的过程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柳秀才身上文...
关键词:侠意象 文人形象 柳神崇拜 清官情结 
清官情结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8年第10期83-83,共1页赵威 
四川有这样三个药商,一个只取上等药材出售,且不漫天要价,按收购价卖出;一个根据顾客的需求,良药次药都卖,价格也有贵有贱;一个只卖次等药材,价格压得很低,顾客想多拿点,他也不计较。于是,人们都争相买第三个药商的药材,一...
关键词:清官情结 药材 收购价 顾客 药商 价格 
古代直诉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启示
《法制博览》2018年第3期160-160,共1页张昊 
古代直诉制度在救济冤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的信访制度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了直诉制度的特征,古今两项制度对比研究使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引发我们对信访制度改革,法制文明建设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直诉 信访 人治 清官情结 
海瑞和曾国藩:清廉是操守,更是职责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7年第9期1-1,共1页方子 
国人素有清官情结,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清官就是海瑞和曾国藩。海瑞的清正廉明在明朝十分罕见。他常穿布袍,吃粗粮糙米,每餐食用的蔬菜都是老仆人种的,一年到头极少吃荤菜,母亲70岁大寿买了两斤肉都成了别人的笑谈。
关键词:曾国藩 海瑞 操守 清廉 职责 清官情结 国人 明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