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形象

作品数:107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汤天生孙旭邹元江鄢宏福王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徵明雪景山水中的文人形象探析
《收藏与投资》2025年第2期4-6,共3页刘传富 赵永远 
2023—2024年度齐齐哈尔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民间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QUZLTS_JG2023017)。
明代吴门画派文徵明踏上仕途之路前后,创作了《溪山深雪图》与《关山积雪图》两幅作品,展现了不同的山水画境,通过分析这两幅画中的点景和人物,我们可以探讨画作中文人形象的身份体征以及山水空间中所描绘的情节,结合史料与题跋分析山...
关键词:雪景山水画 点景 文人形象 
绘事见德馨——永溶的“画礼”与与身份认同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陈文佳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永像》,像主是清乾隆的第六位皇子永瑙,时年42岁,侧坐竹林之下、荷花池畔,俨然是畅居林泉之间的文人形象。作者华冠对于像主有明显的赞美之意,其用笔秀美、设色清雅,采用没骨画法,有江南画风。永塔在画幅的诗堂处作长...
关键词:文人形象 皇室成员 身份认同 绘画活动 故宫博物院 
论文词派与明传奇的文人化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63-69,共7页艾钊 
文词派的出现,得益于明中期理学统治松动和社会风尚趋于奢华,吴中崇尚靡丽的文学传统则直接催生了文词派传奇的绮丽风格,文人士大夫是文词派传奇的主要受众,他们的观剧需求是文词派传奇走向鼎盛的根本推动力。文词派是明传奇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文词派 文人化 文人传奇 文人形象 
论粤西吴川民间传说的文人形象——以清代状元林召棠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29期53-55,共3页林景兰 陈虹羽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21年校级课题“吴川民间故事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ZJYZZX202101);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粤西吴川方言的词汇研究”(项目编号:2018GWQNCX158)。
粤西吴川民间传说是粤西吴川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历史、人民的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其中,粤西吴川民间传说中的文人形象尤为突出,是研究粤西吴川文化不可忽略的部分。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召棠是粤西吴川民间...
关键词:民间传说 文人形象 林召棠 人物特点 内涵意义 
舞台美术的“守正”与“创新”--从新编川剧《草鞋县令》谈起
《现代艺术》2022年第12期110-113,共4页李璟 
新编川剧《草鞋县令》的舞台上并没有堆砌喧宾夺主的舞美,而是采用了虚实相交、象征表意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完美地切合了该剧写实与传奇的风格,极大地满足了观众从“听戏”到“看戏”的接受需求。整个舞美设计雅致简洁,大量采用了山水画...
关键词:舞台美术 舞美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山水画 川剧 呈现方式 精神追求 文人形象 
越剧改革80年:越剧舞台文人形象的女性想象研究
《戏剧文学》2022年第11期52-58,共7页马潇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史志研究”(项目编号:21BB028)阶段性成果;北京印刷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戏曲动画表演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7170222015)阶段性成果;北京印刷学院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1006);北京印刷学院校级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Ec202212)。
越剧改革至今已有80年,越剧秉承着民族性、现代性、艺术性的改革精神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独具特点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女小生擅长扮演的“文人形象”为甚。他们的形成深受时代发展的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影响,关注人物精神世界的诉求...
关键词:越剧改革 女子越剧 文人形象 女性想象 女小生 
论现代戏《凤先生》中古典文人形象与意蕴表达
《艺术教育》2022年第10期114-117,共4页郭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江苏卷)”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9ZD05。
丹剧《凤先生》是一部新编现代戏,叙述了吕凤子在一生中三次毁家办学的经历,通过“先声”“立志”“画心”“游校”及穿插的几场楔子,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位传统中国文人的正直、良知及其爱国重教的精神。文章阐述了此剧主要的三场戏中...
关键词:吕凤子 戏剧冲突 传统文人 意象 
汉代咏物赋的发展及其对后世文人形象的影响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9期109-111,共3页史田田 
汉赋是有汉一代的主流文学,其中咏物赋以其对物的详尽描写、对赋家情感的婉约表达、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探索占据着一席之地。从赋物以隐语到物以赋显,从咏物颂圣到体物写志,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有文学自身发展的潜在推力。咏物赋的题材也...
关键词:咏物赋 体物写志 用具类 文人形象 
论“诙谐书生”形象的生成、传播与文化构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81-89,共9页潘超青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笑’的文化生成:宋元民间诙谐文化的戏曲传播路径研究”(18JHQ034);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诙谐文化研究”(ZK1124)。
民间文艺中的文人形象常庄谐并重,且谐胜于庄。从宋杂剧的"酸"剧、"哮"剧,到元杂剧中的"风魔书生",再到明清小说笔记中各类"酸腐文人",诙谐书生形象一脉相承。此类形象最初只是缘于某个文人的滑稽个性,在唐代民间文艺中突破了现实形象...
关键词:民间文艺 诙谐书生 文人形象 滑稽 杂剧 早期戏剧 
历史文人形象在根雕中的写意表达--以郑板桥人物根雕造型为例
《浙江工艺美术》2021年第11期59-62,共4页刘小平 
以文人为题材的根雕在之前还是根雕创作者较少涉足的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开始探索将杜甫、李白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纳入根雕题材范围,形成了本人一个重要的根雕系列。本文以郑板桥人物根雕造型为例,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总结分析文...
关键词:文人形象 郑板桥 根雕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