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时效

作品数:363被引量:61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国栋尹田史浩明温世扬廖焕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是否应该建立取得时效
《商情》2022年第49期170-172,共3页宋雨鑫 
取得时效起源于古罗马法,现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中相当普遍的法律制度,英美法系也有与取得时效相类似的反占有制度,但在我国的相关立法中却依旧对此作了空白处理,而对于取得时效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我国学术界与实务界仍存在分歧。研究取...
关键词:取得时效 必要性 法定期间 
论物权的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商讯(公司金融)》2018年第10期0086-0087,共2页黄际伟 
物权的取得时效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对于这么一项重要的民法制度,目前在中国民事法律中关于它的规定几乎为零。本文将从何为取得时效、历史沿革、各国规定来阐述取得时效制度的建立实有必要。由建立必要性来浅谈建立有关中国...
关键词:物权 取得时效 制度建设 
试论取得时效制度及其构建
《商》2015年第11期235-235,共1页麻俊军 栗佳佳 
取得时效制度也称为占有取得制度,指的是持有人公然占有他人之物,合法取得了物的所有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了解到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建立的迫切性。本文从四个部分试论取得时效制度及其构建,第一部分是概述取得时效制度,第二...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 国外立法状况 制度构建 制度价值 
论取得时效制度价值及我国的立法构建
《商业经济》2013年第17期126-129,共4页王雁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备的取得时效制度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我国关于此项制度是否建立一直处于理论界的争议之中,并未立法。从其秩序、效率、公平这三个价值方面对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财产的事实...
关键词:时效制度价值 适用范围 立法构建 
取得时效制度对西部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的价值探讨——以贵州省为例
《科技风》2013年第8期251-251,共1页刘钦 李翀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决定。同年2月11日,国家水利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就贵州省相关水利问题召开了部省联席会议。而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其纠纷的解决对加快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土地纠纷 取得时效 土地荒废 
我国取得时效的立法模式研究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159-159,共1页杨丹堃 
取得时效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指的是无权利人以所有的意思公然、和平地行使某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以后,即取得该权利的制度。我国目前只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对取得时效制度则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主...
关键词:取得实效 单行模式 分立模式 统一模式 
论我国如何构建权利推定的取得时效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年第10期109-110,共2页赵彩云 
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呼声极高的今天,取得时效的建立看似是势在必行的,笔者同意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但笔者所说的取得时效制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利取得的取得时效制度,而是权利推定的取得时效制度。本文通过论证,说明把取得...
关键词:取得时效 所有权 占有 权力推定 
试述取得时效制度
《中国商界》2010年第5期309-310,共2页王莹 蓝永丽 
众所周知,时效制度包括取得时效制度和消灭时效制度两大类。然而我国法律只规定了消灭时效即诉讼时效制度,而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此乃立法上的一大缺陷。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取得时效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本文试...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 消灭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制度 必要性问题 制度建立 历史源流 合理性 缺陷 立法 功能 法律 
德国新债法时效制度变革及启示被引量:3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赖怡芳 王晓丽 
德国《新债法现代化法》中关于时效制度的重大改革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我国民法典草案时效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借鉴德国时效制度立法,完善现行时效制度的以下领域:适当延长普通消灭时效期间;调整...
关键词:德国新债法 时效 取得时效 消灭时效 诉讼时效 
论取得时效之客体——兼谈取得时效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应有地位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期126-127,共2页王厚伟 
中国现存的单一诉讼时效体制不利于时效制度的完善,不适应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率与安全的更高要求,非规定取得时效不可,遗憾的是实施不久的《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制度。中国取得时效制度的客体不仅包括所有权,还包括几类主要的用益...
关键词:取得时效 物权 诉讼时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