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

作品数:615被引量:75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梅朱志荣于春海谭宏姣赵宗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意象创构中的观物取象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41-49,共9页朱志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审美意象创构论”(项目编号21BZ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意象创构中,观物取象是主体以情感为动力观照对象,加以感悟和取舍的活动。观以虚静为基础,在直观中凝神观照外在物象,并从中观照自我。意象创构的观既要肇自然之性,以物观物,又要以我观物。主体既观其形,又观其神,由体物得神而臻于体...
关键词:意象 观物 感发 取象 体道 
近现代时期“观物取象”内涵之转折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179-187,共9页王怀义 
《周易》"观物取象"被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观念予以研究,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美学进入中国,杭辛斋、王国维、郭沫若、马一浮、宗白华等学者为解决时代问题而重新阐释以确立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结果。"观"被对译为西方现代美学中的"直观",...
关键词:观物取象 科学主义 审美观念 概念重释 话语体系 
论中华美学的尚象精神被引量:15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8-23,共6页朱志荣 
中国古代的尚象观,是中国古人在长期体悟自然与人生、创造器物与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主体对自然和人生的体悟,主体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都以象为本。宗白华说,"象即中国形而上之道也。象具丰富之内涵意义(立象以尽意),于...
关键词:自然与人生 尽意 立象 艺术作品 内涵意义 物质创造 宗白华 观物取象 审美活动 索靖 
两汉气感取象论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98-110,共13页饶龙隼 
汉代气论因承晚周余绪,又有所深化和超越,各种气论思想趋向汇合,并在更高层面上融通。主要表现为:(一)气一元论得以推广,普遍认为万物皆属气,人也不例外;(二)气分阴、阳,阴阳二气运行,决定着事物的赋形变化及相互关系;(三)气是人类与万...
关键词:取象 两汉 人类认知 气一元论 物理基础 自然延伸 表意功能 事物 精神 感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