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

作品数:688被引量:74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志荣王向峰杨扬朱建宁陈伯海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象以传情 据象以解意
《初中生天地》2025年第3期14-18,共5页陈建红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常常被意象难倒。什么是意象?诗人余光中指出:“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意象就是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关键词:诗人情感 立象 古诗词 余光中 意象 
从“立象尽意”看德化白瓷仙佛人物造像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5年第1期76-77,共2页戴宾鸿 
德化白瓷以其独特的原料和精湛的造像工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卓越代表。德化白瓷的仙佛人物雕塑,结合了传统宗教题材与地方特有的白瓷材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立足于“立象尽意”的哲学、美学观点,探讨德化白瓷雕塑在美...
关键词:美学 德化白瓷 立象尽意 
让学生借助“物象”写作记叙文的经验分享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吴海燕 
《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文字提到了“言不尽意,立象才可尽意”。考虑到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写出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的记叙文,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在写...
关键词:记叙文 学生习作 立象以尽意 言不尽意 书不尽言 经验分享 易·系辞 圣人之意 
地域文化元素在“桂字号”农业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包装》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王曦 葛又铭 
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农产品品牌视觉形象中地域文化的现代转译路径研究”(2023KY1289);广西民族博物馆2023年科研课题“馆藏文物‘大纛旗’中‘纛’字的仿制研究”(KYKT202304)。
为打造地域特色鲜明、影响力高的区域农业品牌,地域文化元素对品牌设计的信息表达产生积极影响。分析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桂字号”区域农业品牌设计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转化和设计应用。通过结合“观物取象”设计理论...
关键词:“桂字号” 地域文化元素 品牌设计 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 
多元传播业态下中国漫画艺术创作理念的演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2-36,共5页宋晓军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山东地区漫画艺术发展史研究”(编号:22BWYJ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较于其他的艺术门类,漫画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类型,其诞生之初便因其通俗诙谐易懂的先天属性,受到大众的广泛接受和一致欢迎,从而坐拥了文化传播的最大优势。纵观漫画艺术创作的时代历程,其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互联网为漫画艺术的...
关键词:漫画创作 传播 互联网 立象尽意 
散文教学“立象尽意”和语言本体的隐性失衡及其纾解——以《昆明的雨》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0期97-99,共3页练婧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提升“立象尽意”与语言本体意识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本文以《昆明的雨》教学为例,提出散文教学的“立象尽意”与语言本体意识的实践策略,分别是“以读代讲”实现“口诵心惟”,“细节赏析”发掘语...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立象尽意” 语言本体 
入“文”而缀章 立“象”以尽意——革命题材选文中“英雄人物”的审美意蕴探赜
《浙江教学研究》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姜凌佳 
革命题材选文在统编教科书中出现的频次较高,其极具引领性的红色内蕴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由于“英雄人物”所处年代久远,教师可从“时代形象”“角色形象”“精神形象”三大视角破隔求融,在启发审美创造中锤炼学生的言语智慧,深植文化...
关键词:英雄人物 破隔求融 审美创造 
因象生意积素材 立象尽意拓路径
《中小学班主任》2024年第18期30-33,共4页苗淼 仇野 
把意象有效融入写作,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咏物抒情类散文写作实践中,学生往往在物象的选择与运用、“象”与“意”的勾连、立意的延伸深化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如何引导学生突破物象的单一、固化选用,假借客观之物来有效表...
关键词:咏物抒情 意象 写作教学 
中国古典舞意象创作及天人合一观
《尚舞》2024年第18期69-71,共3页常瑞浩 
“意象”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其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意象创造的过程。文章以中国古典舞创作时的重要过程——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中国古典舞创作背后蕴含的“天人合一...
关键词:意象 观物取象 立象以尽意 天人合一 
立象尽意:中华文明意象传播的自我表征与话语建构
《中国编辑》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谢清果 韦俊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研究”(22&ZD313)阶段性成果。
“立象尽意”“观象取意”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言说交流的重要表征,而浮沉于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程的各式文明意象亦成为中华文明言说的媒介符码、民族意识的媒介装置与文明生命的时空铭刻。意象内蓄着民族的生存认知、精神气质,而以“...
关键词:意象传播 文明意象 主体性 华夏传播 中国传播学 自主知识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