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

作品数:221被引量:2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朗尹善斌韦经麟王崇任李允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劝谏类选文教学点要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何远珺 
高中统编教材选编有许多古代劝谏类文章,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认识劝谏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如下四方面做好功课:补充完善劝谏文的历史背景,明确其教学作用;传承劝谏的技巧艺术及优良文化;弄清教材编排劝谏类选文的目...
关键词:劝谏选文 教学点要 劝谏文化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谅;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译文]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子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劝谏如果不起作用,做儿子的就应更...
关键词:劝谏 《礼记》 恭敬 
品词析句,体会劝谏智慧
《语文学习》2025年第1期24-25,共2页胡小鸾 
师:妻、妾、客三人都说邹忌比徐公更美,郎忌见到徐公本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如此一致?邹忌思考后,总结出三人的动机。(板书:“私”“畏”“求”)师:如何理解这三个词所指向的三种动机?生:妻子在感情上偏袒邹忌,违背客...
关键词:邹忌 品词析句 徐公 动机 
对当代艺术界大腕们的劝谏
《艺术市场》2025年第1期40-41,共2页吴川淮 
作为大腕,爱护自己的名誉要如同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既要保持适当的谦虚和自矜,亦要在纷繁的邀请中能够拒绝——拒绝客套,拒绝不必要的人情,让自己保持一种清静。
关键词:当代艺术界 爱护 拒绝 
钩深取极,理定辞畅——作为言语行为典范之作的《谏太宗十思疏》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45期36-38,共3页蒋文华 
《谏太宗十思疏》以劝谏为根本目的,以对话为基本形式,从对话的针对性、逻辑性、选择性三个层面展现了言说者“深刻的洞察”、“充足的理据”和“恰切的表述”,体现了“钩深取极”“理定辞畅”的论说特点。
关键词:劝谏 言语行为 钩深取极 理定辞畅 
直谏与讽谏
《少儿国学》2024年第22期14-17,共4页晓行 
在历史上,有一些人,他们心存正义、刚勇直诚,采用最直接的语言和方式劝谏君主,甚至不顾生死,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一些人,他们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规劝君主,取得了良好的劝谏效果,体现了劝谏者高超的智慧。
关键词:讽谏 委婉含蓄 劝谏 君主 故事 可歌可泣 
直谏与讽谏
《少儿国学》2024年第21期14-17,共4页晓行 
历史上有一些人,他们心存正义、刚勇直诚,采用最直接的语言和方式劝谏君主,甚至不顾生死,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一些人,他们以委婉含蓄的讽谏方式规劝君主,取得了不错的劝谏效果。宋朝初年,有个官员按制度应当升迁,但宋太祖对...
关键词:讽谏 委婉含蓄 劝谏 宋太祖 君主 
情理相谐,多维劝谏动君意——探析《谏逐客书》的劝谏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40期43-45,共3页李伟 朱瑞涛 
臣子向帝王进言,要达到目的,就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为了让秦王放弃“逐客”的想法,李斯抓住秦王“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抱负,在《谏逐客书》中用事实说话,让秦王信服;通过正反对照,向秦王辩明利害关系;综合运用多种技法,...
关键词:劝谏艺术 事实说话 正反对照 技法多样 
清同治朝重修圆明园事件中的话语互动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69-78,共10页刘立华 
话语的研究最新进展大多侧重于某个话语在产生后与其他话语的互动过程。在话语视角下考察清同治朝重修圆明园事件中的话语互动过程,同治帝提出的重修圆明园话语在受到王公大臣的劝谏抵制的同时被逐步消解,这是因为同治帝的重修圆明园话...
关键词:清同治帝 重修圆明园 劝谏奏疏 话语互动 
顺情入机 动言中务——蠡测《谏逐客书》劝谏之道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5期58-59,共2页郭延英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是"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谏逐客书》在劝谏策略上,首先巧避锋芒,回顾了秦朝四位君主利用外客使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历史,得出"客卿助国"的论断,顺情入机;其次用秦王喜好的色乐珠玉作喻,推...
关键词:《谏逐客书》 劝谏策略 治国策略 忠心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