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论

作品数:780被引量:2701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立中郭选贤刘涛皇玲玲陈四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勉华辨治放射性损伤的临证经验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5年第3期425-428,共4页马胜辉 周萌 丁晶晶 吕琪 谷雨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JD2022SZ13);江苏省中医院(Y2022ZR3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4_1005)。
放射性损伤是由放疗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归属中医学“咯血”“咳嗽”“便血”等疾病范畴。吴勉华教授认为,放射性损伤的基本病机为瘀热互结,气阴两伤。临证应当分期论治;主要治法为清热活血祛瘀,同时不忘...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 瘀热论 名医经验 
从湿热论治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王童童 陈自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519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办事经费项目(04010500200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达成共识,认为其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衡所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湿热 阴阳 分消走泄 
沈洪从湿热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及肠外表现经验
《国医论坛》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田迎秋 朱磊 沈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江苏省中医消化病医学创新中心项目(苏卫科教〔2022〕15号)。
沈洪教授认为,湿热是贯穿溃疡性结肠炎(UC)全程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清热化湿是治疗UC及肠外表现的关键。轻度活动期湿热多在气分,在经;中重度活动期UC湿热多入血分,入络;缓解期UC,湿热常夹虚象。其肠外表现可基于部位三焦辨证施治。湿...
关键词: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 肠外表现 沈洪 名医经验 
湿热论治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2025年第3期493-496,共4页罗卫东 张军 舒婷婷 李汉永 饶明月 唐瑜 周敏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373);武汉市科技局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项目(2022020801020586)。
目的观察中药甘露消毒丹汤剂外擦联合针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
关键词:甘露消毒丹 针刺 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肺炎 
从“余热”论治“长新冠”心动过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年第3期466-469,共4页关巧妍 包宋羽 李思铭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创新类)项目(No.ZZ14-YQ-004);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No.2022YS010)。
心动过速作为长新冠的常见表现,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李思铭窥察历代医家对“瘥”的病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及心动过速的疾病特点,运用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长新冠心动过速病机特点是“余热”,基本病机是余热未清,气阴两伤,常夹...
关键词:长新冠 心动过速 余热 
《温热论》“透”“泄”思想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余洪键 郑秀丽 
杨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透泄祛邪是温病治疗的特色之一。本文通过系统整理叶天士《温热论》中含有“透”或(和)“泄”字的条文,探析《温热论》中关于“透”“泄”的学术思想。文章首先解析“透”“泄”二字的内涵;其次,根据原文“透”字、“泄”字出现的相关条...
关键词:温热论 透法 泄法 叶天士 
从五脏热病论治痤疮的针灸治疗思路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5年第1期48-50,67,共4页孙莹欣 郭玉峰 储心乔 高宁 张培初 张明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20-71);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课题项目(CI2021A02306)。
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均发现,痤疮多因炎症而产生色红的表现,中医学早在《素问·刺热论》揭示了基于五脏热的病理变化,可在面部的不同区域“先”呈现出“赤”的色泽变化,并提出了“热病气穴”针刺放血的治法。本文基于“五脏热病面部先赤...
关键词:面部痤疮 《素问·刺热论》 五脏热病 热病气穴 针灸 
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探讨名中医何永恒从热论治炎症性肠病临床经验
《陕西中医》2025年第2期241-244,249,共5页杨雄 汤晓娟 任舒力 邓璐珠 罗兰 何永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82374462);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2021JJ30419);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指导课题(C202304138307);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课题(D2023014)。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中医药干预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思路。何永恒老师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从热论治,认为湿热、肝热、热毒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病机。提出内...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从热论治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清湿热 退肝热 
浅议《温热论》“因势利导”治疗思想
《浙江中医杂志》2025年第2期167-168,共2页刘常媛 孙艳红 
《温热论》中因势利导理论源自《黄帝内经》。通过分析《温热论》中各种证治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因势利导”治则,从病邪性质、病变层次、病变部位、脏腑生理特性和患者体质五大方面深入阐述叶氏“因势利导”治疗思想,以全面领会叶天士...
关键词:温热论 叶天士 因势利导 治则 治法 
运用举陷法从“虚、毒、风热”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中医杂志》2024年第23期2476-2481,2496,共7页余欢 孙永康 宋研博 王新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中医学科学研究专项课题(HSRP-DFCTCM-2023-5-07,HSRP-DFCTCM-2023-8-29);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3KYCX035)。
认为大气为脾肾之气与心肺阳气在胸中相合而成,充斥肌肉之间,能够维持肌肉正常形态。据此提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核心病机为大气虚陷,以虚为根本,毒、风热之邪为病情进展迅速的关键因素。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展过程分为起始发病期、日...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大气虚陷 举陷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