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汉字

作品数:49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葛一鹏王顺洪李虹万久富崔琦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农家参谋》《中国比较文学》《山海经》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日汉字的演变和变革:历史、影响与未来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1-3,共3页王鹏程 
汉字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汉字发展到近代的时候,不管是中国、日本还是其他东亚汉字圈的国家,基本上都进行了汉字的简化运动。更有甚者,像韩国和越南废除了汉字,改为使用自创的表音文字。但也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中国 日本 汉字 简体字 
新媒体视阈下的中日汉字交流历时研究——以“颜”为例
《汉字文化》2022年第11期79-80,共2页韩心怡 汪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150);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2021NFUSPITP0357);南京林业大学“四新”建设项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
新媒体改变了以往语言接触的形态,使汉字传播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本文试图通过新媒体及语料库探索中日汉字的历时交流,分析“颜”字在中日语言接触中如何演变。研究发现,日语“颜”一直保留着身体部位“脸”的含义,汉语中“颜”表示“脸...
关键词:新媒体 汉字 中日交流 历时研究 
中日汉字文化差异对中日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2年第4期32-34,共3页刘畅 
中日语言文字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使得中日汉字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汉日同形词、异形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等词汇差异造成了中日汉字跨文化差异,成为影响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中...
关键词:汉字文化 文化差异 中日 跨文化交际 
中日汉字文化差异与误译的发生——吉田富夫译《生死疲劳》个案分析
《汉字文化》2021年第S02期167-169,共3页莫全芬 
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文化视角下的莫言乡土文学作品日译研究”(编号:JJKH20190388SK)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乡土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促进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但是,如何译的,译的是否准确,这些需要翻译研究者去探讨。本文以《生死疲劳》和日译本《転生夢現》为研究对象,研究译本中出现的误译问题。文中主要对吉田译本中因不了解或忽略中...
关键词:莫言 《生死疲劳》 吉田富夫 汉字误译 
中日汉字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以“用”/「用」为例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20年第24期28-29,共2页叶旷铭 陈爱琴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2010298119Y)的相关成果。
中日同形词的学习研究对于汉字学习十分重要,本文以"用"字为例,对该汉字及其相关词例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在汉字学习方面对中日两国语言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日同形词  异同 
中日汉字书写对比研究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3-77,共5页张薇薇 
2017年度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汉字书写规范化研究”(AHSKQ2017D65)。
日文假名即来自中国汉字,它的书写笔顺与汉字笔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主要将日文中依然使用的汉字选取出一些类型,将之与汉字的书写笔顺进行对比。通过比对我们发现,虽然二者有一些差异,但是日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遵循汉字书写笔顺...
关键词:中日汉字 笔顺 对比 研究 
中日汉字字体设计作品风格对比研究
《山海经》2019年第8期0005-0005,共1页梁雅楠 
字体设计领域在中国平面设计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设计师的偏爱,原因可能在于字体设计较其他设计而言,难度相对较大,用时多,收益少。以致现今中国字体设计字库种类不够,新的、被大众所接受及应用的字体少之又少,字体设计行业版权保护和法律...
关键词:字体设计 汉字 作品风格 
关于中日汉字的对照研究
《农家参谋》2019年第2Z期218-219,共2页刘梦琪 吕汝泉 
辽宁省社科联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抗战遗址日语解说词误译研究(编号2019lsklktyb-074)>;2018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张作霖故居日语解说词误译研究(编号201810841027)>;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抚顺战犯管理所日语解说词误译研究(编号2018XJDCA090)>的阶段性成果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交流学习历史,而连接着这段绵长渊源的主线就是文化的交流。而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就成为了主要的传输对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学习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中国人学习日语,日本人学习汉语也变...
关键词:中日交流 文字交流 同形异义词 对照研究 
中日汉字差异框架下的日语汉语词习得难点分析
《文学教育》2018年第6期56-57,共2页尚雅颀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中日汉字差异框架下的日语汉语词习得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7]-JKGHYB-0089)
中国和日本均为使用汉字的国家,汉字标示的词语集中或是分散地进入对方的语言中,两国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汉语词汇。对于从初级阶段开始学习日语的学习者及使用者,掌握日语中汉语词每一部分的特征对其后期的语言学习起着极大的...
关键词:中日汉字 差异 日语汉语词习得 难点分析 
基于字形的中日汉字对比研究与对日汉字教学被引量:3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王姣 
大连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学术计划项目(20150430)
汉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共同使用汉字。然而以表意和表音这两种完全不同方式记录语言的方式,使得中日汉字无论在字形、字音还是字义上都存在着差异。以字形为研究视角,以中国...
关键词:中日汉字 字形 偏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