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义

作品数:246被引量:12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桑东辉李颖科王立赵金丹吴金梅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宋濂全集》中的“忠孝节义”观
《今古文创》2025年第9期71-73,共3页曲玳娴 
在明代朝廷颁布的嘉奖文书中,常见到诸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①等称谓,这些表述方式在《宋濂全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全集收录了大量关于“忠孝节义”的篇章。明代“忠孝节义”不仅构成了评判个人道德品行的标准,亦构成了...
关键词:宋濂 忠孝节义 道德传统 社会治理 
贵阳的古牌坊
《贵阳文史》2024年第6期73-75,共3页谷多林 
牌坊是蕴含中华文化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封建社会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忠孝节义等设立的一种没有门扇的门式建筑物,或为一些寺庙宫观、坊市、桥梁、官署等作为点题、框景、借景和标示名称使用。据文献资料介绍,我国牌坊分布极广,不...
关键词:文献资料 忠孝节义 牌坊 
京剧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戏友》2024年第5期24-26,44,共4页屈洪波 
京剧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融合点。京剧剧目中蕴含的忠孝节义、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观念,与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内容高度契合。通过京剧课程教学,可以让本专业学生在艺术...
关键词:艺术鉴赏 穆桂英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育人模式 忠孝节义 核心价值观念 家国情怀 
传统评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及其审美特征
《曲艺》2024年第10期8-13,共6页梁彦 
清末民初小说批评家管达如说:“英雄、儿女、鬼神,为中国小说三大要素,凡作小说者,其思想大抵不能外乎此。”评书亦如是,墨侠儒道互补是传统评书作品题中应有之义。评书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受益于墨侠文化,表现“书胆”(主人公)的血性...
关键词:儒道互补 忠孝节义 清心寡欲 形象塑造 墨侠 审美特征 评书 三大要素 
忠孝节义:朝鲜朝文人李建昌散文中的儒家伦理思想刍议被引量:1
《东疆学刊》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生华 刘艳萍 
朝鲜朝末期文人李建昌被誉为“丽韩九大散文家”之一,他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忠孝节义家风的濡染,并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李建昌的散文作品中具有浓郁的儒家伦理思想,这可以从“忠孝节义”四个方面来阐释...
关键词:朝鲜朝 李建昌 散文创作 儒家伦理 忠孝节义 
岳飞故事“忠孝节义”的流变历程考论
《北方论丛》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李继伟 袁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文学景观研究”(21BZW105)。
南宋以来,有关岳飞品格的追忆是官修史书、私人著述、家传系统着力书写的话题。王权政治对岳飞忠义的嘉奖,家传系统对岳飞忠孝节义的扩充书写,通过南宋史籍对岳飞故事的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元时期慨叹忠义未酬,尚未摆脱官修史书、...
关键词:岳飞故事 忠孝节义 流变历程 
论《清忠谱》的叙事艺术与悲剧精神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侯文宜 赵玲丽 
清代李玉所作《清忠谱》是一部经典戏剧,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真实的维度。其实,作为明清之际苏州派舞台创作,《清忠谱》的成功除了“事俱按实”之外,尚取决于作者精心结撰的叙事结构和由此生发的艺术张力,故其叙事艺术尤藏蕴奥。剧...
关键词:《清忠谱》 “忠孝节义”四线叙事 梦幻叙事 戏中戏 悲剧精神 
胡铨家族:清白家规传后人
《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2期60-60,共1页吴钱妹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中部的值夏镇,古称芗城,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庐陵古镇。这里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胡铨的家乡。宋徽宗崇宁元年,胡铨出生于当地一个以耕读为本的家庭。胡氏一族重秩序、兴文教,立下了《芗城胡氏家...
关键词:忠孝节义 江西省吉安市 胡铨 家规 家风 名臣 宋徽宗 
后南戏时代南戏主题的回流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165-178,共14页包建强 
南戏历经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主题不断演变。在雅俗共存阶段,南戏四大主题“忠”“孝”“节”“义”曾被士大夫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和自怨自艾所取代。进入后南戏时代,南戏的四大主题回流。四大主题回流的动力是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
关键词:后南戏时代 南戏四大主题 “忠”“孝”“节”“义” 回流 
从竹林七贤到兰亭雅集 画像砖与绢本上的魏晋风流
《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第15期40-47,共8页寒鲲 
秦汉四百年旧秩序的崩解,既为野心家提供了争权夺利、逐鹿中原的“修罗场”,也为艺术家提供了脱离宣教、张扬个性的“大画卷”。诗歌、书法、绘画、造像纷纷从“独尊儒术”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不再仅仅聚焦在“惩恶扬善”的淳朴道德...
关键词:惩恶扬善 魏晋风流 兰亭雅集 竹林七贤 忠孝节义 张扬个性 画像砖 封建礼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