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间传播

作品数:53被引量:14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壮郭潮潭毕玉海刘秀梵徐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患“红斑综合征”的海胆体腔液中菌群结构特征被引量:2
《水产学杂志》2023年第6期14-23,29,共11页高闯 刘家洋 韩泠姝 国超 张向磊 王荦 张伟杰 常亚青 丁君 
2021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项目[辽自然资发(2022)47号];辽宁省创新团队支持项目(LT2019003).
为探究患“红斑综合征”海胆的细菌群落结构、功能,以及该病在海胆种间的传播性,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人工回归感染,从患病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体腔内分离、鉴定出一株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之后配置其...
关键词:海胆 红斑综合征 菌群结构 种间传播 
戊型肝炎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年第11期2538-2542,共5页李云龙 黄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60396);云南省杰出青年项目(202001AV070005);云南高校病毒感染与生殖损伤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20)。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可经动物跨种间传播,其感染导致的戊型肝炎发病率居世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鉴定成为HEV新的天然宿主,HEV跨种间传播途径越...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跨种间传播 人畜共患病毒病 
鼠戊型肝炎病毒(HEV-C1)跨种间传播的潜在危害被引量: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2年第12期2458-2462,共5页丛超 赵婉秋 刘建昆 黄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60396);云南省杰出青年项目(202001AV070005);云南高校病毒感染与生殖损伤科技创新团队(2020年)资助项目。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HEV每年造成约2010万人感染,7万人死亡,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HE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以通过饮用生牛奶、食用生猪肉等方式经动物传播感...
关键词:传播感染 戊型肝炎病毒 全球公共卫生 急性肝炎 生猪肉 生牛奶 潜在危害 HEV 
1998-2021年我国人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规律被引量:6
《中国农业科学》2022年第20期4075-4090,共16页王艳文 王梦静 张虹 高鑫鑫 郭晶 李旭勇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MC087);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VBF201906,SKLVBF202005)。
【目的】通过分析1998—2021年间我国人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例的发病时间、所在省份、年龄和性别等信息,明确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分析人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阐明人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规律;...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流行病学 遗传进化 跨种间传播 
Neuropilin-1与Furin:决定伪狂犬病毒毒力的关键宿主基因被引量:1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年第10期1132-1132,共1页CHEN MENG WANG MENG-HANG SHEN XUE-GANG 
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动物传染病之一。猪是伪狂犬病毒的天然宿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V可实现跨种间传播感染人,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尤其是在2011年以后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毒株的爆...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 动物传染病 囊膜糖蛋白 猪伪狂犬病病毒 变异毒株 养猪业 PRV 种间传播 
赖氨酸乙酰化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1年第12期1344-1351,共8页曾紫雄 王国庆 胡娇 刘秀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2832);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计划(2016T9051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9_211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具有分节段负义RNA基因组的囊膜病毒。流感病毒的季节性频发对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高致病的H5及H7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跨种间传播对人类的威胁也...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H7亚型禽流感病毒 囊膜病毒 种间传播 AIV 高致病 RNA基因组 
我国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感染人的警示被引量:3
《猪业科学》2021年第9期72-74,共3页牛中伟 张军 
2018年以来国内报道人感染伪狂犬病病毒23例,其中20例患者与生猪养殖及加工相关。我国是养猪大国,庞大的从业人数遇上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流行是巨大的公共卫生隐患。科学认识伪狂犬病感染人的风险,坚定地落实猪群伪狂犬病净化在Covi...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 变异株  种间传播 人兽共患 
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及其感染人气道黏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年第2期139-149,共11页郭妍蓉 谈思怡 林宇静 刘曦 郑晓滨 乔永康 Tan Kai Sen 王德云 张评浒 严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01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A030313554);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科研启动项目;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R1707).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2013年2月底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率先暴发感染人的疫情。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且目前尚...
关键词:H7N9禽流感病毒 跨种间传播 气道上皮细胞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蜱传布鲁氏菌的传播被引量:4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年第2期238-243,共6页王茜 赵硕 卢建中 王远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560338)
蜱的肠道内储存着大量的微生物,是多种蜱传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布鲁氏菌(Brucella)就是蜱肠道微生物之一。生态可塑性以及多致病性使布鲁氏菌能在蜱中存活。布鲁氏菌不具有宿主特异性,使布鲁氏菌在种间传播过程中具有重大流行病学的研...
关键词:牛种布鲁氏菌 羊种布鲁氏菌 种间传播  综述 
2011—2017年华东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5
《中国兽医科学》2018年第8期985-990,共6页李勇 姜辰龙 刘刚 姜平 白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KJQN201616)
为了明确我国猪场PCV3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2011—2017年采自山东、浙江、安徽、江苏及江西省的660份临床病料组织进行了PCV3检测。结果显示,PCV3于2011年即存在于我国猪场,阳性率为4.1%,此后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阳性率为35.0%,并且...
关键词:PCV3 PCR 分子流行病学 种间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