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

作品数:2069被引量:262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亮张元鹏李寿荣谢满根占善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审“楚公逆”器群的归属——兼论先秦“异族同号”问题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赵庆淼 田佳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之学术团队项目“卜辞地理研究与商史重建”(23VJXT001);“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资助项目“商周青铜器铭文族群分类史征”(G2212)。
传世楚公逆钟和北赵晋侯墓地M64出土的楚公逆编钟,长期被视作西周晚期楚君熊咢自作之器。但绛县横水西周墓M2055出土的楚公逆剑,年代却相当于西周中期,而短剑的造型及人面纹饰,也带有鲜明的北方地域色彩,这便从考古学上否定了作器者为...
关键词:楚公逆 楚公逆剑 族属 异族同号 
重审“绝地天通”——兼论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史存在的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2-38,229,230,共19页曹峰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以‘清华简’为中心的中国早期思想观念生成研究”(23XNLG09)。
学界已从不同领域对“绝地天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用以解决文明起源、制度变迁、思想跨越的重大问题。然而,“绝地天通”的本义尚未得到认真的梳理。从《国语·楚语下》所见楚昭王开始,对其的理解已经产生了偏差,之后的诠释都存在...
关键词:绝地天通 《吕刑》 《楚语下》 《独断》 《五纪》 历法 治乱 学术史 
重审高校“去行政化”:基于中国高校权力结构视角的分析
《现代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王宇翔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22JZD048)。
高校的二元权力结构忽略了高校政治权力的存在,将高校“行政化”现象理解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对立冲突。基于高校权力的三元结构,从对权力等核心概念的分析出发,结合对中国高校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梳理,指出“行政化”的实质是具体事...
关键词:去行政化 权力结构 政治权力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从《夕阳楼日记》的论争到新月社的创立——重审“泪浪滔滔”事件及其影响
《中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李岳峰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研究系’与新月派之关系研究”(CX20230497)。
“泪浪滔滔”事件的缘起可追溯到以胡适和郁达夫围绕《夕阳楼日记》为起点的论战,通过梳理背景,推测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条件。郭沫若早期敏感冲动的个性气质、忧愁哀婉的创作风格以及留日时期的故居生活,都为其创作《重过旧居》的动机...
关键词:“泪浪滔滔” 徐志摩 创造社 浪漫主义 理性 
重审当代文学的地方性话语——以“新东北文学”为中心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18-27,共10页陈佳慧 
在当下文学现场中,以“新东北文学”为代表的“新地方文学”崛起,意味着“地方性”话语再次成为当代文学的热点。从评论家和作家两方面考察,评论家把握“地方性的辩证法”,从理论的张力中发现问题、建立体系;作家则立足“地方性”文学传...
关键词:“新东北文学” 地方性话语 中国当代文学 
重审以新的技术现象为对象的知识生产活动——以人文社科领域对元宇宙的讨论为例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5,共9页王晓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后期资助项目(GD23HMK01)。
人文社科领域以元宇宙为话题的文献曾爆炸式增加,在ChatGPT后又断崖式锐减,爆炸式增加时理论在量上的繁荣并未增益社会对元宇宙的理解。新技术现象总是以质料状态被既有学科体系所消化。人文社科知识生产活动陷于刺激和反馈的逻辑中,囿...
关键词:元宇宙 知识生产 唯物史观 人文社科研究 
“国民性”改造与“人民性”重构——重审胡风与文艺“民族形式”及“主观论”之争
《学术界》2025年第3期104-114,共11页李圣传 
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M202010028016)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文艺试图利用民族形式实现通俗化、大众化,以便有利于与人民结合起到组织动员作用。作为五四精神的卫道者,胡风却反对新文艺与旧形式的胎生关系,还站在国民性改造的启蒙立场,反对作家知识分子的工农兵化倾向。这是胡风“主观精神论...
关键词:抗战文艺 民族形式 文艺主观论 胡风 “两个黄药眠” 
在农事书写中重审乡村伦理——陶丽群《插秧季》农事书写模式及其意义
《民族文学》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王迅 
由鲁迅所开启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叙事模式和美学经验。当代乡村题材小说也经历了从意识形态书写到多元开放的创作格局转变。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敏锐把握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动向,承续了赵树理小说的“问题...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 新时期以来 乡村伦理 乡土小说 乡村题材小说 人性内涵 陶丽群 多元开放 
重审利奥塔的后现代智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0-79,231,共11页姜宇辉 
学界对利奥塔的关注,大多仅聚焦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这个标签,这有所偏颇。从虚无主义和智者派两个要点对利奥塔思想发展进行某种贯穿性的理解,我们发现,利奥塔自己的虚无主义大致经历了从相对之还原向绝对之深渊的转变,并可概括为虚无...
关键词:利奥塔 后现代 智术 虚无主义 判断 异识 
重审“宋尚意”——以王安石书学为核心
《书法》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陈酌箫 
清道光间书家梁所提出的“宋尚意”论,被后世书论广泛接受。实际上,此论最初就存在误读,于宋代书学的自身逻辑有所背离,也忽略了众多历史细节。纵观宋代书史可以发现,宋人书论兼重法度,而帖学的流行也体现了法度的地位。宋代三大家的学...
关键词:宋代 书法 尚意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