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空间

作品数:7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魁杨轶斌于俊峰许正龙庄家会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雕塑空间与社会雕塑研究——以莫里森夫妇艺术创作为例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21期59-61,共3页陈慧 
该文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希瑟·莫里森和伊万·莫里森夫妇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多方面实践与探索。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精神的深度思考和表达。他们对空间与自然的联系的探索体现了对人类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他们...
关键词:雕塑空间 社会雕塑 莫里森夫妇 
负空间意识与雕塑教学实践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董斗斗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作为课程走进高校课堂,由此产生与空间相关的课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完全以空间为主的课程却少之又少。空间意识的建立是雕塑创作的灵魂,其中负空间具有雕塑空间的所有特征,是认识、研究雕塑...
关键词:雕塑教学 雕塑空间 负空间 
雕塑的情感与表现
《大观(论坛)》2024年第7期24-26,共3页董禹琦 
雕塑是一门在三维空间里以实体呈现的艺术。想要在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时充分感受其传达的情感,观者必须从空间、形体的塑造上了解雕塑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雕塑作品营造的氛围。在整个雕塑的创作活动中,雕塑作品传达的情感是直观的。雕塑...
关键词:雕塑空间 情感 艺术语言 
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雕塑场景审美差异研究——以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为例
《城市建筑》2023年第13期205-210,共6页孙婧 姜鑫蓝 
文章探究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群对于雕塑的审美差异及影响,实地调研确立研究对象后,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研究基于心理物理学与偏好矩阵理论对数据加以赋值定量,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公园雕塑场景进行抽象化处理。同时,结合问卷数据进行语...
关键词:雕塑 雕塑场景 雕塑空间 审美差异 
雕塑空间与信息传达设计
《雕塑》2022年第4期86-87,共2页池晗 
本文通过信息论的角度讨论雕塑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及信息传播的作用与价值。并重点阐释了在新时代雕塑面对信息革命需要因应的挑战,和相应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雕塑空间 信息论 传播 异质性 
关于传统雕塑空间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雕塑》2022年第3期91-92,共2页赵健磊 
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思维。”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传统雕塑方面,空间往往是与形体、场域、功能、目的、材料等综合因素相联系的。通常我们都会将其作为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周围环境 精神寄托 审美感受 空间观念 整体思维 综合因素 张岱年 
雕塑空间
《瑞丽(家居设计)》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Lisa(翻译/文) Jake Curtis(摄影) 
精心选择巧妙搭配,以柔美的曲线和有机的造型惊艳视觉,打造极具雕塑感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雕塑空间 雕塑感 生活空间 
虚实相生——玻璃雕塑空间的表现
《美与时代(城市)》2021年第7期49-50,共2页班一峰 宋亚丽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埃米尔•加莱、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就曾尝试对玻璃材料进行艺术性的表达。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的展开,西方当代玻璃艺术进入全盛时期。玻璃工作室的兴起改变了玻璃材料的使用传统,...
关键词:玻璃艺术 道家美学 雕塑空间 
城市雕塑空间层次的划分及整合探讨
《明日风尚》2019年第3期45-45,共1页刘晓艳 
城市雕塑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特色的表现形式,也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更是广大居民了解城市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城市雕塑的特点进行介绍,分析城市雕塑空间层次在划分及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合理性完善措施。
关键词:城市雕塑 雕塑空间 层次划分 层次整合 
贾科梅蒂对雕塑形式的探索
《流行色》2019年第1期142-142,共1页马嫣然 
贾科梅蒂对待艺术的态度可以说是固执的探索,因为他从不停滞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的表现方式,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更是不断的抹去与重来,就好像他的素描或是油画那样,一次次的描绘,擦掉又画,以至于整个画面都是用线条的组合来达到表现空间...
关键词:贾科梅蒂 雕塑形式 雕塑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