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体验

作品数:22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毅青王守雪刘顺李凯徐爱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电脑爱好者》《微型计算机》《中国教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复观的文艺阐释学思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严旭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研究”(L12AZW001)。
作为新儒家学派代表,徐复观以儒道思想为根基,结合中国古典阐释学实践经验,引入西方话语理论,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等艺术作品,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阐释学思想。他提出,对文艺作品的阐释要以“追体验”的方式实现阐释主客体...
关键词:徐复观 文艺阐释学 追体验 相对主义 强制阐释 
RTX 30系列 or RX 6000 系列?《我的世界》Windows 10正式版光追体验及性能测试
《微型计算机》2021年第4期77-81,共5页张祖强(文/图) 
经历大半年的测试,《我的世界》Windows 10正式版(下文简称《我的世界》)于近日更新至支持光线追踪和DLS S的1.16.200版。那么《我的世界》是否能够将测试版中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带给玩家,近期上市的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和Radeon RX6...
关键词:光线追踪 测试版 WINDOWS RTX 显卡 追体验 性能测试 光与影 
统一游戏体验 Vulkan光线追踪标准发布
《电脑爱好者》2021年第2期67-67,共1页
最近两年的游戏圈,最热的技术无疑就是光线追踪,可以实时渲染出趋近于真实世界的光影特效,为游戏玩家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随着Khronos Group在2020年底正式发布Vulkan光线追踪标准,PC和移动端终于有望一统光追体验。Vulkan是一个...
关键词:光线追踪 游戏玩家 实时渲染 移动端 3D绘图 跨平台 追体验 视觉体验 
作者意图的隐匿性及其阐释被引量:4
《人文杂志》2019年第9期52-60,共9页刘毅青 
作者的写作受制于具体的历史语境,而不是受制于所操持的某种文体,这种语境限制使得作者采取了特殊的写作方式。作者一方面有意将自身的意图隐匿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其“隐微书法”艺术留下的线索促使读者去追索。而按照弗朗索瓦·于连...
关键词:隐微书法 作者意图 追体验 
徐复观对思想史方法论的反思与自觉
《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张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7TS060)
徐复观不论在人生经历或学术思想上都有特殊贡献,尤其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上,徐复观有着较早的反思与自觉。反观徐复观思想的具体发生,不难看出,徐复观对思想史方法论的探索,首先来自于对当时学界两种不同思想诠释进路的反思,即以傅...
关键词:徐复观 思想史方法论 追体验 诠释进路 
徐复观文艺美学中“追体验”的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
《文化学刊》2018年第6期123-125,共3页马林刚 
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徐复观与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编号:15CWXJ45)的研究成果之一
现代新儒家徐复观在文艺美学的研究中,开创性地运用"追体验"的方法来深度地体验人生,诗意地把握世界。徐复观将阐释主体和"心"的文化相融合,将"追体验"渗透于道德与艺术的双重变奏中,以此呈现"追体验"深邃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徐复观 “追体验” 文化 道德与艺术 
读懂作者的心思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18年第6期15-16,共2页李安全 
阅读经典需要“以意逆志”(孟子语),需要“追体验”(徐复观语),需要“使自己的心和诗人的心相凑泊,相共鸣”(朱光潜语),这就是要“以心契心”,透过字里行间。进入作者的内心,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探视作者创作的隐秘。直言...
关键词:作者 心思 “以意逆志” 阅读经典 精神世界 徐复观 追体验 朱光潜 
从识解理论再析《雪国》的汉译问题被引量:2
《韶关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96-99,共4页徐爱红 
日语倾向于主观识解,汉语倾向于客观识解。川端康成的力作《雪国》,其起始段体现出日本文学的叙事偏好即立足主人公视角以追体验的方式展开事件的描述;而汉语的叙事更偏向于采用第三者的客观视角。识解方法的差异会导致在解读日语文本...
关键词:《雪国》 客观识解 主观识解 追体验 
纵向追求与横向探索——论徐复观的中国解释学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94-96,共3页朱立国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徐复观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94)
西方解释学传入中国,引起对中国是否有解释学的思索。汤一介自上世纪末提出中国解释学的思想,但始终未成为体系。徐复观从"以古释今"的角度出发,以"追体验"和"脉络化"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暗合了中国解释学提出者的思路,...
关键词:徐复观 中国解释学 追体验 脉络化 
善美谐和: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析
《新乡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8-60,共3页赵子贤 
徐复观对儒家善美谐和的艺术精神进行了解析。他指出,道德就是最深层次的善,艺术便在此处生根,实现善与美的统一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追体验"是欣赏者感受艺术作品善美谐和这一特征的重要途径。欣赏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
关键词:徐复观 善美谐和 “追体验” 中国艺术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