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名

作品数:145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庄永平郑荣达陈应时荣蕙荞王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音乐学院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音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传日本《五弦琴谱》调名曲名考被引量:3
《中国音乐》2012年第4期1-4,41,共5页陈应时 
《五弦琴谱》是日本近卫世家祖传的长卷古谱,现藏于日本京都市阳明文库。卷中录有五弦琵琶调弦曲6首,乐曲22首。在《夜半乐》谱之后署有"丑年(公元773年)润十一月廿九日石大娘"的日期,卷尾又有"承和九年(公元842年)三月十一日定"的日期...
关键词:五弦 琵琶 胡琴 时号调 解曲 
《乐府杂录·二十八调图》解
《中国音乐》2012年第2期21-24,共4页庄永平 
以今天的调性、调式纵横关系来研究《乐府杂录·二十八调图》,可以发现此图调名的排列实际是一种调性排列方式,这种方式排列在今天已很.少见,它产生于当时的主奏乐器四弦四相琵琶上。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指徵、羽调性、调式...
关键词:二十八调图 调性 调式 调名 四弦四相琵琶 
中国调式音乐之调名与“之调式”制度——兼论小调之译法
《中国音乐》1993年第1期46-47,共2页孙新财 
《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第24页刊载刘永福先生所撰《Do音与宫音、主音之关系》一文,详论下列几个观点:1、Do音不一定等于宫音(Ia音不一定等于羽者),如:245612中之Do=徽(La=角),356723中之Do=清角(La=商),5降71245中之Do=商。2、Do音为...
关键词:调式音乐 中国音乐 角调式 商调式 调名 小调 刘永福 羽调式 为调式 调号 
民族调式中的音名、阶名与唱名——兼与刘永福、孙新财二位商榷被引量:3
《中国音乐》1993年第1期47-48,共2页沈一鸣 
《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刊载的刘永福先生所撰《Do音与宫音、Do音与主音之关系》(简称《刘文》)与本期刊载的孙新财先生所撰《中国调式音乐之调名与“之调式”制度》(简称《刘文》)两篇文章就民族调式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就这...
关键词:民族调式 调式音乐 音名 刘永福 调名 问题展开 中国音乐 主音 期刊 十二平均律 
国外乐理试题选刊
《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68-69,共2页纪泽 
1.下列乐曲是什么拍子?在( )号里注明拍子记号。2.回答A,B旋律的三个问题:甲.写出各旋律的调名。乙.它们是二四、三四、六八、九八拍子的那一种,写出拍子记号。丙.在旋律开头的强拍(第一拍)音上方注明“强”字。
关键词:拍子 旋律 调名 试题 中国音乐 日本大学 
辽宁鼓乐标题的命名
《中国音乐》1989年第1期70-70,共1页红蕾 
辽宁鼓乐绝大多数都有着鲜明的标题,在有些大牌子曲和小牌子曲中,还常常设有分段小标题,并附有文字说明。轻过考察,它的标题命名法大致有如下几种:1.用鼓乐曲的首句谱字来命名。如:《工尺上》、《上五六》、《小六凡》、《工尺合》、《...
关键词:标题 牌子曲 演出形式 梅花调 工尺谱 辽宁 文字说明 小标题 谱字 调名 
唢呐的——调名、定调和转调
《中国音乐》1984年第1期81-82,共2页胡慧声 
唢呐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双簧吹管乐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风格的唢呐。南方有的山区把唢呐叫“山宝”、“八仙”,汉族地区俗称唢呐为“喇叭”,唢呐是近代的统称。唢呐在吹法上各地...
关键词:调名 工尺谱 唢呐 吹管乐器 民族 音高 广大人民群众 汉族 吹法 国际统一 
以宫音名调和以主音名调——也谈“之,为调型”
《中国音乐》1984年第1期38-39,共2页吕自强 
多年来学习了中国传统宫调理论和西洋音乐的基本乐理以后,在调名问題上有个想法:就是究竟以宫音名调好,还是以主音名调好?这对于应用多种调式的中国音乐来说。是一个比较重大而有意义的问題。笔者主张后一种名调法。因为以主音名调可以...
关键词:为调式 音名 传统宫调 主音 中国音乐 西洋音乐 调名 调型 基本乐理 首调唱名 
唐俗乐二十八调被引量:5
《中国音乐》1983年第4期29-34,共6页岸边成雄 陈应时 林晔 
一、唐代末期的二十八调在日本雅乐的六调子、枝调子中,有些调名,如盘涉调、沙陀调、大食调、乞食调等,起源于印度。为了证明这一点,按自日本到中国,自中国到西域,再自西域到印度的顺序来探索,这是一种方法。但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到西...
关键词:俗乐二十八调 日本雅乐 六调子 西域 沙陀调 史书记载 调名 起源 八十四调 印度 
调和调式——评林氏“为、之术语”的两种读法被引量:2
《中国音乐》1982年第3期42-44,共3页陈应时 
日本音乐学家林谦三的《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由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首先翻译成中文于一九三六年在我国出版(一九五五年商务印书馆又重印)。此书对我国音乐史学界很有影响,尤其是林氏在此书中创用的“为调式”、“之...
关键词:为调式 隋唐燕乐 音乐学家 术语 郭沫若 史学界 商务印书馆 调名 音乐理论 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