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风险

作品数:389被引量:160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久波杨雪岭郭谊赵静波肖蓉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回龙观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精神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1
《精神医学杂志》2023年第2期123-127,共5页王晓明 高丽梅 时丽娟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2197)。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验证模型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3例SCZ患者,按照是否出现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组和非自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自杀 ROC曲线 风险列线图模型 
正念冥想训练结合正念团体瑜伽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杀风险的影响被引量:21
《精神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513-516,共4页李玉蓓 蒋鸿青 闵惠萍 朱佳红 王丽娜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级课题(编号:2020-YJ07)。
目的 探讨正念冥想训练结合正念团体瑜伽对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期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杀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BD抑郁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行常规心理干预)和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正念冥想训练结合正念...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期 正念冥想训练 正念团体瑜伽 自我效能 自杀风险 
童年欺凌对心境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情绪反应的中介作用和冲动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精神医学杂志》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王路 邹海欧 
2021年度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科研基金青年培育项目(编号:hlpy20210027)。
目的探讨情绪反应3方面(情绪敏感性、情绪强度和情绪持续性)在心境障碍患者童年欺凌和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冲动性在童年欺凌和情绪反应3方面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ACE-IQ)中的童年欺凌项...
关键词:童年欺凌 自杀风险 情绪反应 冲动性 心境障碍 
在校大学生精神卫生现状研究被引量:6
《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413-416,共4页吴震卿 王菊 李稚琳 梁彥蕊 赵谦 袁国桢 赵幸福 
2014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编号:STYA14002)
目的研究分析在校大学生精神卫生现状。方法共选取5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增补版12项一般健康问卷(SEGHQ-12)、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进行分组、测评及比较分析。结果大学生SCL-90的焦虑、恐怖、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障碍 患病率 自杀风险 
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被引量:10
《精神医学杂志》2013年第4期246-249,共4页赵久波 姜美俊 赵静波 肖蓉 杨雪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9BAI77B01);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编号:2012GXM-00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07SJY004);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2ZY013);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启动计划"青年科技人员培育项目(编号:校科字[2012]126号);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基金(编号:GW201244)
目的检验心理健康在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中文版、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一般健康问卷集体施测调查了1 310名大学生。结果高低两组自杀风险水平大学生生命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1),生命...
关键词:生命态度 自杀 心理健康 大学生 调节作用 中介作用 
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317-320,共4页李馨 李英存 张敬悬 唐济生 
本文对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以及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综述,并对新的抗抑郁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抗抑郁剂 自杀 治疗 进展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风险因素及治疗被引量:4
《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田琛妍 高志勤 余海鹰 
综述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风险因素以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自杀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因素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