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伤害行为

作品数:233被引量:1497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万宇辉陶芳标黄鹏苏普玉傅燕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任务态功能MRI用于非自杀性自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5年第3期494-497,共4页彭诗集 刘念 李颖 李航宇 余锐 廖开科 陈馨悦 
中央引导地方四川省科技发展项目(2024ZYD0272);功能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CU-HM-202307001);南充市市校科技战略合作项目(22SXQT0305)。
非自杀性自伤(NSSI)指以自伤行为为主而无自杀意图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奖赏环路异常、痛觉处理异常、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失调等有关。任务态功能MRI(fMRI)有助于理解NSSI不同任务状...
关键词:青少年 自我伤害行为 磁共振成像 
国际全科前沿——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精神健康
《中国全科医学》2025年第5期M0003-M0003,共1页
2024年10月,Lancet与JAMA分别发表了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精神健康影响的社论——《Unhealthy influencers?Social Media and Youth Mental Health》和《Social Media and Suicide Risk in Youth》。文章指出,在过去15年,随着社交媒体...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病率 自我伤害行为 社交媒体 JAMA MEDIA 
贵州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的网络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25年第1期92-95,101,共5页赵文欣 田萌 陈思远 吴瑾怡 高瑛 邓茜雯 张宛筑 
2023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GZGXRWJD1931);2024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24GZYB98)。
目的 探索贵州省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10月选取贵州省遵义市、黔南州、铜仁市1 034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自我...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网络分析 学生 
中职生节食暴食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12期1761-1765,共5页韩杨 王连花 李秋硕 孔维森 李众 冷佩洪 庄礼润 李兵 庹安写 
贵州省2022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210660063);贵州省卫生健康委2023年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23-476);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GZGXRW136)。
目的 探讨中职生节食、暴食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中职生NSSI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10—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贵州省9所中职学校抽取2 364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非...
关键词:饮食习惯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自我伤害行为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年第5期1356-1361,共6页黄阳茜 徐一凡 刘志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171534);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编号:YDZJSX2022A063);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专项资助(编号:202204051001027)。
自我伤害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IB)指在没有他人帮助下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足以造成组织损伤(如疤痕)的行为,严重的SIB可以危及生命,目前SIB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围绕SIB相关动物模型造模方式、表型及潜在机制等进...
关键词:动物模型 自我伤害行为 匹莫林 恒河猴 
艾滋病致孤儿童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9期1324-1327,共4页张怡帆 孔蓓蓓 杨濛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A630134);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400410004)。
目的 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简称“艾滋病孤儿”)自伤行为与同伴歧视和抑郁的关系,为促进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5个县626名艾滋病孤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非自杀性...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自我伤害行为 偏见 抑郁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儿童 
脑电技术在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中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4年第9期560-564,共5页何宇航 易芸 李荷花 吴逢春 江帆 吴凯 黄园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301688);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2322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01010093,202206010077,2023A03J0856);教师心理健康成长与建设策略的研究(编号:2023YQJK438)。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在脑电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脑电静息态分析发现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Gamma绝对功率在特定电极点明显升高,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的Beta和Gamma活性发...
关键词:抑郁症 自我伤害行为 自杀意念 自杀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机器学习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伏沙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冲动性及自伤水平的效果探讨
《中国基层医药》2024年第9期1368-1372,共5页徐鹏昊 王艳 毛丽彦 徐裕 
浙江省衢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23K18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伏沙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冲动性及自伤水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
关键词: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青少年 冲动行为 自我伤害行为 氟伏沙明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自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基层医药》2024年第8期1149-1153,共5页徐鹏昊 王艳 毛丽彦 
浙江省衢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23K18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衢州市第三医院治疗的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1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关键词: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舍曲林 自我伤害行为 青少年 
青少年数字自伤的研究进展
《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8期1212-1216,共5页邱亚飞 
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G181)。
青少年数字自伤发生率较高,在受到同伴排斥或伤害的青少年中数字自伤更常见。数字自伤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更可能是一种情绪调节手段。文章通过厘清数字自伤的概念、总结数字自伤的流行率和高发人群、探讨青少年数字自伤的动机、警示青少...
关键词:因特网 自我伤害行为 研究 青少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