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分析

作品数:118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海春周国安高魏易洪川詹鄞鑫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河北大学广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释“荆”
《特立研究》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周智湘 
一、“荆”的古字形分析《汉语大字典》收录“荆”的古字形13个如图一。台湾小学堂字形演变列有“荆”的古字形10个,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大同小异.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字形分析 小学堂 字形演变 大同小异 第二版 
近代仿宋字体起源及字形分析
《艺海》2023年第7期67-72,共6页谭昕 
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仿宋字体演变发展的设计学实证研究”,编号:XSP20YBC413;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现代屏显媒介下的仿宋字体设计研究”,编号:19C0388。
仿宋字体作为汉字四大印刷字体之一,在中文字体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丁氏兄弟所创制的“聚珍仿宋”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仿宋印刷字体--本文从印刷技术与印刷产业的发展、仿宋本复古潮流、爱国主义风潮三大因素出发,全面地分析了仿宋...
关键词:印刷技术 仿宋字体 聚珍仿宋 仿宋本 
《说文解字》“广”部字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20期130-132,共3页陈文娟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将文字的字形、字义、字音三者结合并按照文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广”部字中大部分字都与建筑有关,对“广”部字的编排体例、字义分类和字形分析三方面进行探究,既可以了解古代建筑类词的名称,研究其...
关键词:《说文解字》 “广”部字 编排体例 字义分类 字形分析 
《说文解字》鱼部字研究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4-17,共4页范春光 
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项目(CXZZSS2021027);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BE2021414173637)。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较强科学体系和民族独创风格的字典,较为全面地收录了秦汉时期的鱼类名称。以《说文解字》收录的110个鱼部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比较互证法,对鱼部字进行字形分析,梳理鱼部字的训释方法...
关键词:说文解字 鱼部字 字形分析 训释方法 分类 
《说文解字》“一曰”例中的言形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1年第1期152-161,265,共11页王碧海 林彦成 胡佳佳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项目号:20VJXT015)支持
本文以《说文解字》"一曰"例中的言形部分为切入点,分析"一曰"与原解之间的关系,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一曰"的作用与定位。"一曰"言形部分包括记录字际关系12例,由于义的两歧对形体进行别解5例,对构形构意的别说22例。综合观之,"一...
关键词:《说文解字》 一曰 字形分析 系统性 
鼓字字形分析及造物猜想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21年第9期42-43,共2页王媛 
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最早被用于开展宗教活动,并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该文抛开鼓的政治、文化功能,从其造字与字形的演变出发,系统地还原"鼓"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关键词: 字体 字形变化 
古文字学对古汉语教学之作用举隅被引量:2
《语文学刊》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周翔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国文字专字整理与研究”(20CYY041)阶段性成果;安徽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安徽省高校本科阶段文字学、出土文献类课程调查与建设”(2020YY10)阶段性成果;安徽大学省级大创项目“楚文字新见字形整理与研究”(202010357519)阶段性成果
从大量实例可知,在古汉语教学中,古文字形体分析和字形演变梳理对于厘清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繁简字、古今词义异同、文字讹误等重难点语言文字知识有积极意义。引入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及构成原...
关键词:古文字 字形分析 形体演变 古汉语教学 
《说文》“隹”部字形义研究
《汉字文化》2021年第1期110-113,116,共5页张晓晗 
文章从《说文》中"隹"部字入手,探究并分析在《说文》以类相从原则排列顺序下的用字情况及意义分类,并进一步探讨"隹"部字影响深远的文化蕴含。
关键词:“隹”部字 字形分析 字义分类 文化蕴含 
说“民”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180-183,共4页冯时 
"民"是古文字中的常见字,甲骨文、金文作:字象以棒物"丨"戳刺眼睛,当棒尚未入目之时,目睛尚在;而待棒物入目之后,目睛则无。表意分明。故据字形分析,知"民"字的本义实际就是目盲。西周金文又有"敃"字,本作从"民"从"又"之形:字象手持棒...
关键词:西周金文 字象 字形分析 古文字 甲骨文 本义 表意 
古汉字中几个从“心”字汇的形意分析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540-544,共5页麦里筱 
一、前言中国传统的七种情感,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本论文透过字形分析方法,利用传世的文献资料,以及近年出土的竹简史料,对这七情中和"心(忄)"旁有关的四个词语:怒、惧、爱(愛)、恶,作专题探讨。《礼记·礼运》:"何谓人...
关键词:古汉字 字形分析 郭店楚墓竹简 文献资料 专题探讨 字汇 七情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