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石刻

作品数:52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方燕杨文棋伍莉黄敏王文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华侨大学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风景名胜》《福建艺术》《碑林集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3—14世纪泉州的外来群体及其跨文明互动——基于石刻资料的考察
《福建文博》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李静蓉 
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洋视域中的泉州外来贸易群体研究(10-14世纪)”(项目批准号:2023D52)的研究成果。
13—14世纪随着东西蒙古四大汗国政权的建立,一个巨大的欧亚非交流圈形成。泉州是这个交流圈的重要节点,既面向海洋,又联结了陆地,吸引了当时已知世界的各种人群,包括以波斯人为主的穆斯林群体、以泰米尔人为主的印度人群体、以热那亚...
关键词:泉州 外来群体 宗教石刻 文明互动 
古代泉州“印度式”石刻的多元文化共融 兼及南印度石刻及中原美术之比较
《福建艺术》2023年第4期20-26,共7页易闻佳 
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宗教石雕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5CF144)阶段性成果。
古代泉州地处中国东南的海洋要塞,曾出现各国杂交融的多元文化景观。该地区存留的不少宗教石刻是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印度式”石刻作为其中一个代表性类型,以印度教视觉形态为泉州本土带来了外域审美元素。“印度式”在这里并非...
关键词:文化共融 多元文化 宏观形态 审美元素 视觉形态 泉州文化 重要物证 宗教石刻 
2020年疫情下西安碑林的游客分析报告与旅游发展思路
《碑林集刊》2021年第1期312-319,共8页宋秋玲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距今已有930多年的历史,现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石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室,珍藏从汉至民国碑刻、墓志4000余方,还收藏着众多的宗教石刻与陵墓石刻,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
关键词:西安碑林 石刻艺术 分析报告 陈列室 宗教石刻 游客 旅游 
佛塔浮雕:“泉南佛国”文化现象的活化石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7期51-53,126,共4页刘琴姐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项目“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厦门工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厦门工学院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YTD202009)。
闽南自唐以来造塔之风日兴,各式石塔浮雕,既蕴含佛教义理,也生动展示了闽南历代的佛教盛况,成为"泉南佛国"的信息标志,是"泉南佛国"文化现象的活化石。闽南佛塔浮雕的发展脉络,印证了宋元以来闽南佛教世俗化的过程,逐渐缩短与士大夫和...
关键词:佛塔浮雕 宗教石刻 泉南佛国 东西塔 
泉州宗教石刻“元郭氏世祖坟茔”碑消经文字再释与发微被引量:1
《中国穆斯林》2019年第5期59-62,共4页马强 马新国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立项号2018P02
一、元郭氏世祖坟茔碑中的消经文字1984年版的《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中收录了一方“元郭氏世祖坟茔”碑,碑刻首行有文字如图。该书认为此碑碑额正中部阴刻一行波斯文,译文为:“一本·库斯·德广贡·纳姆”。2005年补充修订的《泉州宗教...
关键词:世祖 泉州宗教石刻 阴刻 泉州伊斯兰教 《泉州宗教石刻》 消经 坟茔 
南北朝宗教石刻与乡里村落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2期183-184,共2页黄敏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历代墓志校注"(课题号DB201214294)
大量搜集整理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记和买地券材料,综合所载乡里、村落等居民聚居形式的信息,得出这两种石刻记载乡、里、村等信息时不均衡的结论。买地券以乡、里为主,造像记以村落为主,究其原因在于已有环境或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形态中的潜...
关键词:南北朝 造像记 买地券 乡里 村落 
赵智凤宗教石刻艺术思想与宝顶摩崖造像
《美术观察》2015年第8期118-119,共2页肖宇窗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编号2013YBMK1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助成果;编号14YJA760043
大足宝顶大佛湾南岩东端的“华严三圣龛”底,立有一通南宋宇文屺《诗碑并序(跋)》。碑高1.73米、宽0.92米;诗4行28字,跋后60字。全文云:“(?)云技巧欢群目,今(今译经)贝周遭见化城。大孝不移神所与,笙钟鳞甲四时鸣。宝顶(赵智...
关键词:宝顶 摩崖造像 宗教石刻 赵智凤 大方便佛报恩经 智宗 华严 译经 密宗 圣龛 
如何低成本改造博物馆陈列——以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展览设计为例
《福建文博》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陈小茜 
近年来,随着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国各地掀起文化发展热潮,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目前不少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博物馆)由于从文本设计到形式设计的时间过短,导致文本设...
关键词:展览设计 博物馆事业 泉州宗教石刻 形式设计 陈列展览 磨合过程 战略决策 陈列艺术 陈列设计 展示 
福建海洋性格的历史记忆——泉州宗教石刻被引量:2
《神州》2012年第23期188-189,共2页吴梦 王丽明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方,素有"东南山区"之称。她西负武夷山脉,东临大海巨涛,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境内群山连绵,林海广袤,是典型的丘陵地带,但境线上却"闽天不长闽海长",绵长曲折的海岸线斗折蛇行,形成了众多不冻不淤、屏障良好、
关键词:历史记忆 福建 石刻 宗教 泉州 性格 海洋 东南山区 
泉州泗州佛信仰调查被引量:2
《福建文博》2009年第2期51-55,共5页林晓君 
泗州佛,又称泗州僧伽、泗洲文佛、泗州大圣等,"州"常常也作"洲"。泗州,为古地名,辖境相当今安徽泗县等地。泗州佛的原型是唐朝龙朔年间(661~663)的西域神僧,因驻锡泗州,而得名"泗州僧伽"。泗州佛屡显神迹于淮泗。
关键词:泗州 古地名 僧伽 县等 安平桥 恋爱之神 宗教石刻 佛诞日 神迹 泗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