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

作品数:3234被引量:15465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璐琦郑智薛明梁宗锁梁黔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丹参提取物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52
《中草药》2017年第16期3447-3452,共6页林梦雅 张玉萍 李雅 姜民 庄朋伟 张艳军 宋丽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7B08)
目的研究丹参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图谱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为明确丹参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对丹参不同提取部位(S1~S9)进行分析,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考察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灰色关...
关键词:丹参 抗炎作用 灰色关联度分析 谱效关系 丹参酮IIA 丹参素 丹酚酸B 3′-甲基丹酚酸B 
一测多评技术在3种丹参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0
《中草药》2016年第23期4179-4185,共7页梁文仪 袁永兵 陈文静 吴玲芳 李师 亓旗 崔雅萍 张兰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本草基因组的中药材活性成分生合成及育种示范研究(2012BAI29B0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3种丹参制剂(丹参片、复方丹参片和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类成分[丹参酮IIA(TIIA)、二氢丹参酮I(DTI)、隐丹参酮(CT)、丹参酮I(TI)]量,探讨QAMS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评价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HPL...
关键词:丹参制剂 一测多评 丹参酮类成分 斜率校正法 线性回归定位法 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 冠心丹参胶囊 丹参酮IIA 二氢丹参酮I 隐丹参酮 丹参酮I 中药制剂 质量评价 相对校正因子 
酸碱预处理后酶解提升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提取效率研究被引量:8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8期3355-3360,共6页戴新新 沈飞 宿树兰 张森 郭盛 江曙 钱大玮 段金廒 
江苏高校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9B0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2013,2015);江苏高校中药学优势学科Ⅱ期建设工程(2014-ysxk)
通过酸碱预处理丹参药渣,并利用纤维素酶降解,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丹参酮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未经酸碱预处理的丹参药渣中,当酶C浓度为6 U·m L^(-1),酶解4.5 d时可使...
关键词:丹参药渣 丹参酮 酸碱预处理 酶解 
纳滤膜处理含丹参酮磺酸钠有色废水的研究
《环境工程》2016年第S1期257-261,共5页程亮 汤永健 马晓华 许振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B07B01)
以某工厂含丹参酮磺酸钠废水为处理对象,讨论了循环时间、操作压力等因素对纳滤膜截留丹参酮磺酸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30 min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渗透通量和截留效果。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纳滤膜的运行温度增加。综合考...
关键词:聚酰胺纳滤膜 丹参酮磺酸钠 废水 
干涉丹参SmORA1对植物抗病和丹参酮类次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3期491-502,共12页化文平 刘文超 王喆之 李翠芹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106B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GK2013030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Q3105);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基金(2014DS010)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普遍参与植物各类胁迫反应。前期从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中筛选得到了一条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中Cr ORCA3高度同源的ERF转录因子...
关键词:丹参 乙烯响应因子 抗病性 丹参酮 
HPLC法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被引量:1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王东升 苗小楼 张世栋 董书伟 魏立琴 那立冬 闫宝琪 严作廷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280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测定丹翘灌注液中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5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丹参酮Ⅱ_A在0.217 6-2.176 0μg范围內线性关系良...
关键词:丹翘灌注液 丹参酮Ⅱ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丹参干预肿瘤和缺血性疾病血管生成研究进展被引量:30
《中草药》2015年第9期1399-1404,共6页王爱云 陶丽 陆茵 林依平 陈文星 周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174;81202655;81403260);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1B0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3237110008);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15054);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1310315054Z);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药学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2013年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
血管异常增生的疾病如肿瘤治疗要抗血管生成,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要促血管生成。肿瘤与缺血后新生血管主要区别在于血管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不同,而血管生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活血化瘀代表中药丹参普遍应用于肿瘤和缺血性疾病。综述近年来对...
关键词:丹参 血管生成 肿瘤 缺血性疾病 丹参素 丹酚酸B 丹参酮 
丹参酮灌注液制备工艺
《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200-203,共4页卢超 郭文柱 权晓弟 梁剑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4A05-04)
用甲基-β-环糊精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灌注液,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丹参酮灌注液制备的主要工艺参数;以丹参酮ⅡA利用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甲基-β-环糊精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灌注液制备工艺...
关键词:甲基-β-环糊精 丹参酮灌注液 HPLC法 
丹参酮灌注液质量标准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7期231-233,共3页卢超 郭文柱 梁剑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4A05-05)
为了制定丹参酮灌注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TLC定性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隐丹参酮的线性范围为3.54...
关键词:丹参酮灌注液 薄层鉴别 含量测定 质量标准 
喷雾干燥处理对丹参酮组分物性和体外溶出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5期817-820,共4页蒋艳荣 张振海 丁冬梅 严红梅 孙娥 贾晓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1B03);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0756);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LZ11065)
该文通过喷雾干燥法处理丹参酮组分,以期提高组分的体外溶出度,采用比表面积测定(BET)、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技术对喷雾干燥后的丹参酮粉末进行物性表征,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表征结果显示...
关键词:丹参酮 喷雾干燥法 溶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