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姓

作品数:140被引量:2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絜赵燕姣董珊李零曹定云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阳夏饷铺墓地出土鄂国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22期134-137,共4页王硕 刘俣茜 
2023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南阳夏饷铺墓地出土鄂国青铜器整理与研究”(S202310357321)。
鄂国是商周重要诸侯国之一,但传世文献对于鄂国的记载仅寥寥数语,近年来河南南阳夏饷铺墓地的发现,让鄂国的历史展现了全新的面貌。文章针对夏饷铺鄂国墓地出土有铭青铜器进行整理,梳理南阳夏饷铺墓地鄂国历史源流,探究鄂国族姓问题及...
关键词:南阳夏饷铺墓地 青铜器 鄂国 历史变迁 族姓问题 
由南阳夏饷铺墓地出土鄂侯壶铭看春秋鄂国族姓与媵器返葬现象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59-166,共8页贾洪波 臧志晗 
南阳夏饷铺M19出土的“鄂侯作孟姬媵壶”是判断春秋鄂国族姓的重要依据。通过考察两周异姓媵器资料及出土情况,鄂侯壶为异姓媵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认为其铭文真实反映了春秋鄂国为姬姓的事实,春秋鄂国是西周姞姓鄂国灭亡后异地徙封的“异...
关键词:南阳夏饷铺墓地 鄂侯壶 鄂国 媵器 返葬 
霸國族姓考——兼論周代金文人名中的某生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52-75,共24页謝明文 
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絶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中國出土典籍的分類整理與綜合研究”(20VJXT018);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詞關係研究”(21BYY13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於先秦、秦、漢出土文獻的漢語字詞關係綜合研究”(22JJD740031);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周代金文構形研究與疑難字詞考釋”(22SG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來,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霸國銅器,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關於其族姓,研究者意見紛紜。或認爲是被中原商周文化同化的狄人,或認爲是媿姓,或認爲可能是文獻所載的春秋時期的赤狄潞國,或認爲霸國就是文獻中所見的姞姓...
关键词:霸國 金文 格伯簋 妘姓  
宗族记忆、村落景观与族姓地图--基于清代徽州家谱的考察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朱慧敏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新发现珍稀徽州文书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0VJXG011);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清代徽州地图与区域社会研究”(2023CX143)。
宗族记忆是指宗族成员共同创造、传承和改造的历史记忆。宗族是宗族记忆产生的土壤,决定了宗族记忆的内容及演化规律,宗族记忆则反映了宗族思想的内核。徽州家谱是记载徽州宗族历史、保存徽州宗族记忆的主要载体,而族姓地图是徽州家谱...
关键词:宗族记忆 村落景观 族姓地图 徽州家谱 
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以祁东吴氏为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32-140,共9页宋杰 刘道胜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明清徽州乡约文献整理”(2308)。
在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宗族既是族内秩序的构建者,也是维系村落秩序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精英通过编撰族谱、制定祭祀规则、推行礼俗教化、实施经济救助等措施,积极推动宗族组织化进程,维持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成为村落...
关键词:徽州宗族 秩序构建 族姓竞争 祁东吴氏 
宜侯夨簋中“宜”非江南吴国新考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3年第4期57-65,M0004,M0005,共11页姚草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项目批号:17ZDA179)阶段性成果。
宜国是传世文献佚记的西周诸侯国之一。若非宜侯夨簋、霸伯盘等青铜器的出土,人们无由发现它的历史踪迹。然而在宜侯夨簋被发现后,学者多将其视为江南吴国的铜器,用以考索吴国早期的历史。实际上,宜侯夨在徙封宜地之前为虞国之君,而虞...
关键词:宜国 宜侯夨簋 霸伯盘 族姓 地望 
江汉平原的“台子”
《湖北文史》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王仁山 
以“姓+台子”命名农村村落地名,是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文化现象:江汉平原河网密布,地势十分低平,地下水位极高,雨季时间漫长,建造民居的地基必须大大高出于地平面以防潮;长江、汉江从山区流到江汉平原,蜿蜒曲折,淤积大量泥沙,河床逐年抬...
关键词:村落地名 族姓 汉江中下游 蜿蜒曲折 特定含义 江汉平原 真实记录 
北齐尉氏家族的门第建构与华夏认同
《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99-107,共9页刘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古鲜卑拓跋氏士族化进程研究”(19BZS056)。
脱胎于内徙胡人的北朝胡姓是中古门阀士族群体的重要成员,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士族化道路与汉人迥异,体制层面的门第建构与文化心态的华夏认同双管齐下,在门阀化的同时潜移默化间变夷从夏,汉化归根结底是以...
关键词:北齐 尉氏家族 胡族姓望 门第建构 华夏认同 汉化 士族化 
明清徽州大姓的婚配状况和族姓关系——以休宁茗洲吴氏为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6-91,共6页徐世辉 
明清时期,徽州大姓对族人的婚姻甚为重视。茗洲吴氏作为大姓宗族,其婚配状况及族姓关系颇具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对茗洲吴氏内部婚配状况及外部族姓关系的考察,研究发现该族联姻范围甚广,于数量上涉及郡望诸姓,且联姻族姓较为集中,于地域...
关键词:茗洲吴氏 徽州大姓 婚配状况 族姓关系 
兩則與媵器相關銘文之再辨析
《青铜器与金文》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吴曉川 
媵器是金文研究中一個較爲重要的領域,對媵器銘文的探索,既能發掘兩周國族族姓、關係等歷史,又能關照周代女性的地位、境况等問題。但對媵器的研究首先就要面臨對器物是否屬於媵器的“判定”,這對銘文中帶有“媵”字的器物是毋需多言的...
关键词:族姓 媵器 周代女性 金文研究 再辨析 器物 重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